八方人物:90後紋身師 難忘女客紋下陰喻自愛

八方人物:
90後紋身師 難忘女客紋下陰喻自愛

90後馬珈珈當了紋身師4年多,她直言沒有提供洗紋身服務,「嗰個人係一生一世都望到呢個圖案,紋身唔單止係裝飾,而係為每個人提供一啲energy」,她希望透過紋身幫客人走出心結,提供更積極的能量。
馬珈珈過去的客人大多都是女性,而大多數的女客人都為伴侶紋身。「男人紋身通常原因比較直接,例如鍾意行山,就紋個喜馬拉雅山,但女仔故事通常都出自一些較感性的經歷,影響佢哋內心情緒嘅事」,對伴侶的感恩、傷痛,都是驅使她們紋身的原因。
「通常都係聽完佢哋講完故事,我再用圖像轉化個意念出來,如果係一啲傷感故事,我希望可以幫到佢哋overcome,走過嗰段艱苦歲月,變成積極嘅提醒,日後嘅人生可以過得好好可以愛自己,再真實地去愛對方」。馬珈珈說自己談不上心理輔導,只是覺得「與其留下一個傷感嘅烙印,不如盡我自己能力,去為對方設計有positive energy嘅紋身,呢個係我嘅信念」。
在眾多故事當中,令馬珈珈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女性主義者,她深信女性應愛自己身體的全部,「佢曾經好唔喜歡自己嘅下體,所以喺下陰位置紋一個point out finger」,希望提醒自己要自愛。她說紋身的過程中並沒有絲毫尷尬,「紋身背後意義比較重大」,應視之為一件藝術品。

紋身師馬珈珈指紋身背後意義重大,應視之為藝術品。李錦鏵攝

嘉穎和Wilfred的意念由馬珈珈轉化成婚戒紋身。

前臂圖案由客人在宣紙上用手指畫線,紋身師再在電腦合併。

情侶紋婚戒 許諾終身

紋身亦代表兩人的愛與承諾。嘉穎和Wilfred都是從事藝術工作,她是舞者,他是劇場導演,因舞蹈邂逅,情定於電影,兩人決定結婚,簽結婚證書與紋身一樣,落筆便回不了頭,以紋身代替戒指,將來若要擺脫已婚身份,就非除下一隻戒指般簡單。
「講到一生一世,無論結婚好紋身好,總有啲人會有恐懼」,但對Wilfred來說,承諾之重在於承擔,「人無法掌控未來,所以我決定咗就唔會畏懼」,嘉穎亦非典型港女,「我對鑽石冇乜感覺」,所以她主動提議紋婚戒,「我對呢段關係有信心㗎……(但如果真係咁唔好彩?)我諗得好開嘅,就算將來分開咗,都唔會話見到個紋身好眼冤,反而係個回憶,係我嘅成長階段」。
■記者梁銘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