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健籽】乳癌病人不怕吃蘆筍 有助利濕散結

【科健籽】乳癌病人不怕吃蘆筍 有助利濕散結

【科健籽:養生食經】
最近科學期刊《自然》刊登了一篇有關動物實驗論文,有英美研究團隊發現在實驗室老鼠身上,其中一種胺基酸天門冬醯胺(Asparagine,即天冬酰胺),對乳癌擴散有顯著影響。只要在老鼠飲食中減少天門冬醯胺攝取量,就能降低乳癌細胞轉移到其他器官的風險。

這可能是首次有實驗結果顯示,通過改變飲食能夠減少癌症擴散機會。不過研究人員表示,這只是初步的動物模擬實驗,在人類身體減少天門冬醯胺攝取量是否可以減少癌症轉移風險,仍需要很多實驗去探索。不建議改變飲食習慣來減少攝取天門冬醯胺。
富含天門冬醯胺的食物眾多,包括蘆筍、乳製品、牛肉、蛋、海鮮類、馬鈴薯等;天門冬醯胺含量低者則為大部份水果和蔬菜。天門冬醯胺英文Asparagine跟蘆筍(Asparagus)接近,這種氨基酸正是由科學家首先於蘆筍中發現,故此命名。從中醫角度,蘆筍是不是癌症病人需戒口的食物?翻查本草文獻,《本草圖經》指脾胃虛寒者慎服蘆筍。不過《本草圖經》成書於北宋年間,而蘆筍大約於晚清傳入,其中大有文章。

晚清傳入蘆筍 不同於荻笋

現時街市常見的蘆筍是百合科植物,別名石刁柏,《中華本草》載味甘平,有清熱利濕,活血散結的作用,可以治療乳腺增生、癌症、肝炎等病。《本草圖經》以及網上一些資料提及的蘆筍是禾本科植物蘆葦的嫩芽,別名荻笋,荻笋是古代常見的食材,如歐陽修筆下有「荻笋鰣魚方有味,恨無佳客共杯盤」,古代中醫本草書中提及的蘆筍都是指荻笋,可以治熱病口渴、淋病、小便不利等。脾胃虛寒要戒的是荻笋,而不是蘆筍。
話題扯遠了,簡單來說,上文提及的實驗初步證明了老鼠「戒口」能夠減少乳癌轉移的風險。中醫理論認為「藥食同源」,食物的偏性對身體有影響,從而產生了針對不同疾病或是身體情況而要戒口;減少某類食物的攝取可以加快疾病的康復以及減少加重病情的機會。相信將來有更多的實驗闡明疾病與食物之間的關係,令戒口的理論得到佐證。從中醫角度來說,乳癌病人不需要戒蘆筍,甚至蘆筍對於乳癌而屬於濕熱蘊結或者血瘀的,對病情有幫助。

中醫師林宗冠

撰文:林宗冠
編輯:彭錦明

想輕輕鬆鬆健康?,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