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師中環:反對派錢 理據不足 - 神仙丁

會師中環:反對派錢 理據不足 - 神仙丁

一個政府,應不應派錢的考量十分簡單,就係以社會的最終回報為終極指標。
為了簡化概念,請各讀者試想像下列情景:全香港七百萬人,每人派一萬元,共花費七百億。反對的人,其理據為這筆錢可用於更有意義的長遠投資,如醫療和教育。這種論調,是有兩個可能性的潛台詞:(1)政府缺了這筆錢就運作不了,各部門要Cut Budget,影響民生;(2)政府會運用這七百億,為各香港人創造出人均多於一萬元的經濟效益。只有這兩個情況,反對派錢的論調才能成立。
以現時儲備情況,情景(1)幾乎冇可能發生,可能有人話𠵱家醫療資源短缺等問題,應保留更多儲備改善情況,但其實政府部門唔夠資源,核心問題為「不為而已非不能」,成件事係政府有錢但少少錢都唔批畀你,所以再多嘅儲備都係冇補於事。
至於(2),就有點難說。以經濟學角度,如將七百億作社會長線投資,透過乘數效應的確有機會創造人均多於一萬的回報(先不論滴漏效應所造成的回報分佈不均),但以政府作風,這筆錢很大機會去了三跑高鐵港珠澳,而這些基建投資的過程,相當一部份的錢都會去了鄰國,那麼享受乘數效應的就是鄰國,我哋只能擁有虛無縹緲的「經濟增長成果」。我夠膽肯定,高鐵對大部份人都不值一萬元。
如不同意,請問自己一個簡單問題:如政府給你一萬元,你會投資落哪個政府項目?我相信你會去買iPhone X。

神仙丁
《審計搵丁》負責人
http://facebook.com/AuditSlave/
本欄逢周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