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推伊斯蘭債 虎頭蛇尾

曾推伊斯蘭債 虎頭蛇尾

【本報訊】環保合規的綠色金融,是國際市場借貸融資大勢,但發債體必須具備真正達節能、減排、淨水效益的綠色工程或資產,符合認證後才能安排綠色發債或貸款。本港過去曾推伊斯蘭債券,惟政府帶頭發行數宗債券後便銷聲匿迹,虎頭蛇尾。財資界認為,綠色債較伊斯蘭債易於操作發行,內地亦已迅速發展,本港具備條件成為綠色融資中心。
近兩年本港已有大型企業及公用機構,先後在港發行綠色美元債,包括領展、港鐵及太古地產,均曾發行10年期的綠色美元債,年息率2.5至3.5厘不等,機管局去年亦表示,考慮以新客運大樓申請發行綠色債。
港府曾推動本地發展伊斯蘭金融,並於2014、2015及2017年初,三度發行伊斯蘭債,惟現時政府或市場均已甚少談論。

成本高 規限多

中銀香港投資管理總經理陳少平認為,無論從投資者需求及發行人角度看,發行綠色債較伊斯蘭債易於操作,相信政府帶頭發債後,會有足夠空間持續進行。
資深財資界人士兼城大商學院客座教授陳鳳翔說,伊斯蘭債要符合教義不能派息規定,故發行過程需透過複雜結構迴避觸例,成本增加令投資者收益減少,債券亦要通過清真律法審核,但本港不像馬來西亞等回教國家具備認證人才。但他指綠色債不存在收益減少問題,關鍵是資產必須符合減碳節能等綠色規定。
綠色債發行成本,一向被認為較傳統債貴,惟市場指經過時間發展及凝聚規模後,息率價格會逐步降低。
■記者劉美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