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人物言不及義,雲遊太虛,避重就輕,為民所不齒。然而語言偽術,卻充斥民間,甚至是智慧傳承,儼然是辦公室生存的顯學。
一次到餐廳食飯,對面的女顧客呆坐已久,要求侍應Check單。侍應回頭客客氣氣的說:「你剛才點了甚麼餐,不如我重新幫你再下單。」女顧客問:「怎麼了?是不是漏了單?」
各位觀眾,就算用鼻哥去想都能夠知道答案,就是漏了單,要不然,怎麼可能需要重新下單呢?天知地知女顧客都知,就是要看侍應怎麼招架。
好個侍應,臨危不亂,還是客客氣氣的答:「哦,這個呢,我重新替你下單,這是最快的處理方法。」
好句好句,看官留意了,這個侍應完全是「避重就輕」,面對「是否漏單」的疑問,沒有承認也沒有否認。如果「承認」了漏單,客人肯定會埋怨追究,更可能連累落單的同事揹上「辦事不周」的罪名;如果「否認」漏單,一來是講大話,二來如何解釋沒有漏單何以柯打遲遲不見,又要重新下單呢?
現在侍應的答案,完全避開了「漏單」的爭議,反而直奔主題,「重新下單是最快的處理方法」,打中顧客心態:「你唔好理係咪漏單,咁樣最快令你有嘢食」。結果女顧客果然不再糾纏「漏單」問題。
侍應當下的語言偽術反應,在職場上就是「識撈」,如果一個無經驗侍應可能便會說「係啊漏咗單唔好意思」,等待他的不可能是「誠信的稱讚」,而只會是顧客和上司的劈頭痛罵。
剛做事時,我連辦公室的電話都不敢接聽。因為我會這樣說:「甲同事未返,你邊位搵佢?」老海鮮教訓我:「未返即係話佢未返工遲到,你應該話,佢唔係位,咁咪得囉死蠢﹗」
語言偽術,卸責避難,官場至愛,民間熱捧,你瞞我瞞,方為識撈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