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籽:心水食桌】
元朗,有不少平民小店,賣甜品涼粉、煲仔粥、炸蠔餅、台式粉麵……都很有特色。元朗安興遊樂場的足球場對面有一間車仔麵店最近很紅,除了車仔麵多人吃,每日限量的煲仔飯、老火湯、豬手也熱賣。好吃的秘密是老闆有堅持,而堅持的背後原來是個晚年有夢的故事,退休不一定是結束,也可以是起步。
車仔麵店的老闆,街坊叫他堅叔,全名陳永堅,今年68歲。舖頭生意沒那麼忙時,他喜歡到舖頭對面的球場散散步、舒舒氣。每次看到坐在球場過日神的老人家,他就更堅信選擇了一條更適合自己的道路。「有些朋友已離開了人世,有些退休,有些為打發時間,經常坐公園,我覺得坐公園是浪費時間。」堅叔說。
領悟人生無常 結束生意過億皮革廠
他13歲從大陸來港,投靠親戚後,開始當童工,當年月薪30元,每月有半日休假,後來到姨丈的皮革原料工場做學徒,學製作皮革,直至姨丈移民美國,他就買下器材,繼承了工場,開始做老闆。80年代,大陸改革開放,他將廠房搬上大陸,靠低人工成本,生意越做越大,小老闆變成了大老闆,高𥧌期每年生意額過億,廠房佔地46萬呎。他會賺錢,亦懂花錢,前後買了十多部車,家住元朗獨立屋。不過,三年前他決定放下一切,光榮退休。「做皮革那麼大的生意,人家看你好,其實世事不會沒有代價,最大壓力是收數,因為數期很長,這行通常賒數兩、三個月,有些人會走數賴賬,金融海嘯那年,給人走數走了七百多萬,雖然最後也渡過難關,但心裏經常有陰影,長期覺得很大壓力。」堅叔回憶說。
決定退休,他最初也有點捨不得,但有一件事使他決心退下火線,結束生意。數年前有位要好的朋友回大陸探親,有一晚不小心給玻璃割傷,到醫院打了止痛針,不知為何,第二天就半身癱了,後來回到香港做開腦手術,數月後就過世了。「人生其實很無常,生命也很脆弱,人可以話走就走,如果不趁自己還有體力,做自己喜歡做的事,那就白過一生了,所以不想那麼多,就退休了。」堅叔有感而發。
親朋潑冷水 實行夢想不想做廢老
愛吃愛入廚的他,從前在大陸做生意,放假時最喜歡周圍去,吃遍大江南北的大街小巷,人生最感興趣的其實是開餐廳。這個夢想廿多年前已有,只是廿多年來,碰過無數次來自朋友、親戚潑冷水,有人認為他沒有做飲食行業經驗,睇死他一定失敗告終,有人認為他有大生意不做,是有錢不賺,攞苦來辛。「最初我也有猶豫,一來自己都一把年紀,二來興趣還興趣,做生意可能是另一回事。」堅叔曾經歷幾番掙扎。最終他還是下定決心,老來圓夢。老婆堅嫂的支持是一大鼓勵,「他這個心願已經談了廿多年,現在才實行已有點遲。」不願上鏡的堅嫂笑說。「以前做生意也開心的,只是那不是自己最喜歡的事,只為討生活,現在做的才是自己覺得最快樂的事……人家潑冷水,反而對我是一種動力,我今年68歲,其實心境像18歲,不想停下腳步,等生命終結,不想做廢老。」堅叔接着說。
小店的招牌雖標榜是車仔麵店,其實賣很多不同種類的食物,不拘一格,例如老火湯、家常小菜如清蒸海魚、叉燒蝦仁炒蛋、煲仔飯等,總之賣他覺得好吃又做得好的東西。
招牌煲仔飯 飯焦吸盡臘味油香
臘味煲仔飯是鎮店招牌菜式之一,採訪時,打來預訂的電話響個不停。「煮煲仔飯的準備工夫很多,米要新米溝舊米,口感才煙韌又有米香,煮之前更要預先浸米浸30分鐘至1小時,讓米粒充份吸收水份,煮時受熱才平均,口感最好,故要預訂,否則等很久才上桌會怠慢客人。」他也很講究煲飯過程。先烘暖瓦煲,下米和水,再改用猛火,盡快燒滾水,避免米粒吸水過久,煮熟後過腍。水滾後馬上放進從中環一間老字號臘味店買入的臘鴨、臘肉和臘腸等,再調至微火,飯煮熟,將火候加大,多煮15至20分鐘。「這樣米粒有足夠時間吸收臘味油香,又會形成飯焦底,最好吃。」堅叔說。
柚皮腍滑沒渣 豬腸用新鮮貨
即場試一試,臘味飯真的很香濃,一開蓋立即香氣四溢。臘味明亮有光澤,酒香清新。撈上堅叔調校的甜豉油,甘甜惹味,飯香融合臘味香,好吃得停不了口。除了煲仔飯,其他菜式味道也對辦,車仔麵餸中竟有久違了的燜柚皮,煮法繁複,要反覆洗浸柚皮,入口腍滑沒渣,堅叔更很執着,秋冬柚當造,他會改用鮮柚皮,不用乾柚皮,故秋冬來到,柯打柚皮,格外好吃鮮香。豬腸,很多車仔麵店都用急凍貨,他用的是每日到街市買的新鮮豬腸,更爽滑香濃。
不過,要數做得出色的,那及得上豬手!見他每日開着光管、放大鏡,逐條豬毛拔走,就知花了多少心機。「我們用的日本豬手,皮厚而滑,但有很多毛根,所以要處理得很乾淨,才能凸顯其優點。」堅叔說,難怪用南乳汁燜的豬手鹹香腍滑,味道出色。為了做好出品,他每天工作十四、五小時,卻比從前更有滿足感。「真心話,不賺錢不要緊,不用蝕錢已足夠,聽到客人讚賞,回頭再吃,那已很滿足,人生無憾了。」堅叔瞇着眼笑說。
堅料豬手車仔麵店
元朗安興街安良里5號寶益樓地舖
採訪:陳佳男
攝影:蔡政峰@Fixer Production
編輯:施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