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糖都派得一塌糊塗(公民黨黨魁 楊岳橋) - 楊岳橋

派糖都派得一塌糊塗
(公民黨黨魁 楊岳橋) - 楊岳橋

去年8月,林鄭月娥就任特首不久,金管局前總裁兼現任行政會議成員任志剛先生就在網誌撰文批評前任政府在理財方面「穩健有餘,進取不足,亦不合時宜」,引發了坊間就新政府的「理財新哲學」作過一陣熱議。其後林鄭公佈的施政報告,更顯出了其「大有為」的野心,引人遐想隨之而來的財政預算案會更進取。
結果昨日政府公佈的財政預算案,雷聲大雨點小,即使政府今年坐擁接近1,400億元的盈餘(可能更多)、1.1萬億元的儲備,但政府能夠針對性地為解決社會危機而作的長遠社會承擔卻少之又少,結果還是令人失望。
「好天收埋落雨柴」是自古以來的理財智慧。在公共理財上,過往我們的政府倡議要積穀防饑,結果成了守財奴,家財千萬卻路有凍死骨,社會上需要解決的民生問題完全缺乏資源解決。這情況本來在今屆新政府上場、坐擁千億盈餘之時有機會可以作出改變,但這個契機似乎並未被好好把握。
首先是人口老化的問題。統計處的數字已指出2036年將會是香港人口老化的高𥧌期,面對高齡海嘯的響號,政府提出安老服務的目標是要達致「零輪候」及以社區照顧為先。可惜,是次財政預算案未見有任何的準備。過往數年的財政預算案,政府都有提出增加安老院舍的宿位,縱然只是杯水車薪,總算了勝於無,然而今年的財政預算案中,對此卻隻字不提,安老院舍零增長,陳茂波是否知道今日安老服務水深火熱的程度?

民生問題欠承擔

更不要說民間一直倡議的全民退休保障計劃,政府只提及養老「年金」,似乎期望長者以「年金」投資方式取代退休保障計劃,亦以社區安老券敷衍了增加社區安老服務名額的訴求,政府對解決人口老化的問題,到底有多大的決心?
同樣欠缺承擔的,還有醫療開支的問題。醫療服務方面,市民最關心的是公立醫院床位不足以及藥物昂貴的問題。財政預算案宣佈提早籌備第二個十年醫院計劃是正確的方向,但政府未有回應成立藥物支援基金以解決昂貴藥物的問題,癌症、罕有病病人仍然要捱貴藥,即使有關愛基金的幫助,但不足以照顧有需要的病人。
政府在實際的民生問題上欠缺長遠承擔,但在一些務虛搞意識形態的問題上,卻出手闊綽。負責青年工作、近年被指是用來搞國民教育的青年事務委員會,今年政府的撥款作了三級跳的暴增,撥款由13/14年的3,500多萬,跳至前年的1.2億,更跳至今年的10億元,看以往青年事務委員會的工作,多是搞國民教育或與內地交流等實質上可能是愛國教育的工作,撥款增加的用意何在,昭然若揭。
林鄭月娥上場,被指是「新威權管治」時代的來臨,威權管治有一大特色,就是「蘿蔔與棍」,一邊給你甜頭,一邊對你欺壓。去年律政司對異見人士的狙擊,已製造多名政治犯,修改議事規則、DQ議員等等,已是出棍的表現。威權政府派「蘿蔔」,本來是為了維穩安撫,但想不到這政府連派糖也一樣派得一塌糊塗。

楊岳橋
公民黨黨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