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過去政府曾向每區預留一億元作社區重點計劃,但被批用作興建「小白象」工程。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中提出加碼,為回應十八區的訴求預留80億元作加建地區設施,即每區平均約4.4億元,如興建社區綜合大樓和行人接駁設施等,有立法會議員認為興建綜合大樓等設施是好事,但擔心政府對撥款監管不足,最後被地區濫用作興建「小白象」工程。
議員憂白象再現
陳茂波在預算案演辭中指,不少市民期望增加地區設施,過去區會亦提出意見,如興建社區綜合大樓和便利行人的接駁設施等,故當局將預留80億元予區議會,由民政事務局統籌,由相關政策局和部門跟進。消息指,上一次每區有一億元撥款的社區重點計劃,每區可以做非工程項目,包括社區服務等,但是次撥款只能進行工程項目,區議會可按需要申請,並由民政署與區議會磋商項目緩急先後,每區可有一個項目申請撥款。
消息舉例指,東區鯉景道6層高的綜合大樓、南區鴨脷洲風之塔公園連接鴨脷洲邨的行人天橋及升降機,兩個項目的討論相對成熟,有望2019年遞交立法會民政事務委員會討論。
民主黨尹兆堅認為政府撥款建社區綜合大樓及行人接駁工程是好事,他認為現時各區均面對「街市荒」,認為各區亦設社區綜合大樓,但他亦擔心若撥款由區議會主導,「係咪真係服務到居民?定係起小白象工程或者地標建築?呢啲要有明確界線,如果放權力自己(區議會)傾,咁隨時就倒錢落海」。
■記者鍾雅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