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140萬人出三糧 N無再等等

基層140萬人出三糧 N無再等等

【2018-19財政預算案 貧富懸殊依然】
【本報訊】在庫房錄得1,380億巨額盈餘下,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決定動用當中5.36%、即約74億元,一次性向領取綜援、高齡津貼及長者生活津貼等基層市民,額外派發兩個月津貼,變相出「三糧」,料約140萬人受惠,並考慮重推「N無」津貼。立法會議員和社福團體均批評短期紓困措施只舊調重彈,無助扭轉貧富懸殊。
記者:王家文

基層市民對上一次獲派三糧是2015年,當年撇除房屋儲備金後,政府庫房錄得638億元盈餘。事隔3年,政府庫房盈餘達1,380億元。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推出多項一次性派錢措施,向領取綜援、高齡津貼、普通及高額長者生活津貼或傷殘津貼人士,額外發放兩個月津貼;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及鼓勵就業交通津貼也作同樣安排。

有團體與基層市民一齊收看財政預算案直播,希望政府增加扶貧措施。謝榮耀攝

N無津貼後期才加上

一次性派錢措施涉及額外開支近74億元,預計約140萬人受惠。政府消息人士指因考慮到今年財政盈餘豐厚,故決定發放三糧協助基層市民。若預算案如期獲立法會通過,受惠市民最快可於7月出三糧,屆時一個4人家庭的綜援戶可額外多發兩個月標準金額約1.5萬元;領取普通長生津長者也可獲發多兩個月共5,200元。
預算案也建議透過扶貧委員會轄下的關愛基金,向「N無人士」推行短期紓困措施。據了解,當局會重推停發一年的非公屋、非綜援的低收入住戶一次過生活津貼,即俗稱的「N無」津貼,今年第4季會公佈詳情,初步參照前年做法,合資格1至5人或以上住戶,可一次過領取逾4,000至1.5萬元,涉款約6.5億元,料15萬人受惠。
勞福局長羅致光多次強調,推出N無津貼是要回應當年財政預算案有否推出短期紓困措施,如去年沒減免公屋租金,便暫停發放,也不會恒常化,以免帶動租金上升。惟今年財政預算案沒代繳公屋租金,卻計劃重推N無津貼,陳茂波昨稱曾跟羅商討,強調兩人均同意,並無矛盾。
消息指重推N無津貼由陳提出,曾與羅致光商討,最終也獲羅同意,但羅亦重申推出N無津貼的原意和目的,是要配合財政預算案的措施。據了解,有關建議亦是較後期才寫進財政預算案,並用上「考慮」二字。

張國柱:好似要乞先有

「睇唔到今次預算案點樣扭轉貧富懸殊問題」,工黨立法會議員張超雄批評,特首林鄭月娥自稱有理財新哲學,但首份預算案只是「還富於富」,一如以往又再推出一次性紓困措施,但當中八成是向企業、中上層市民派糖,餘下兩成才讓基層受惠,財富分配不均。
扶委會委員張國柱指出,政府計劃重推「N無」津貼,「好過唔做,好似年年要乞求先有」,但長遠單靠派錢不是解決方法,「唔知要派幾次」。他促政府增建公屋,協助低收入住戶上樓,其間先將N無津貼常規化,「直至佢哋上樓為止」。

我有嘢講

工黨立法會議員 張超雄:「預算案只係還富於富,一次性紓困措施照樣係八成向企業、中上層市民派糖,剩番兩成先係向基層派糖,呢個比例一直無變,睇唔到有任何新意,睇唔到今次預算案係點樣扭轉貧富懸殊嘅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