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犯投訴 懲教稱無電腦紀錄拒公開議員斥砌詞避公眾監察

打犯投訴 懲教稱無電腦紀錄拒公開
議員斥砌詞避公眾監察

【本報訊】接連有少年犯披露遭懲教署職員虐待,《蘋果》自去年多次向懲教署索取牽涉不必要武力的投訴個案資料不果,遂向申訴專員公署投訴懲教署違反《公開資料守則》(《守則》)。懲教署向公署辯稱根本沒有為相關個案編製電腦紀錄,故未能提供,公署遂裁定《蘋果》投訴不成立。立法會議員質疑懲教署砌詞逃避公眾監察,同時批評公署裁決不理想。
記者:廖梓霖 羅繼盛

懲教署去年曾表示,過去5年,懲教職員涉使用不必要武力的投訴個案每年達12至22宗,以維持院所紀律及秩序而對在囚者士使用最低度武力為主。《蘋果》自去年中多次去信懲教署,向投訴調查組索取這批個案資料,包括使用武力詳情、受害人傷勢和涉事院所名稱等,但懲教署覆稱無相關「統計紀錄」。《蘋果》去年8月向申訴專員公署投訴懲教署違反《守則》。

有少年犯(戴面具者)去年在社工陪同下,示範懲教人員虐打招數。資料圖片

申訴署促日後主動編製

公署受理投訴並展開調查,近日書面回覆《蘋果》時引述懲教署的解釋,指該署並無將上述個案資料儲存在電腦系統,而是儲存於多個投訴調查檔案內,因此《蘋果》要求索取的資料「從來沒有存在」,「唯一方法是安排調查組職員逐一查閱過往5年的每個相關機密檔案內的每份文件……如那樣做,懲教署便需耗用頗多人手及頗長時間」。
公署向《蘋果》表示,因《守則》訂明不會強制政府部門編製沒有存在的紀錄,故裁定投訴不成立。但公署指政府部門原則上盡量公開資料,讓公眾監察,期望懲教署按公眾關注及訴求,主動編製更多公開資料。
懲教署署長林國良昨在年度記者會上表示,去年接獲123宗投訴,僅3宗屬實,但未有回應會否披露具體投訴內容;20多個院所每日接獲2,000多個查詢和投訴,大部份已即時處理,不少個案屬重複。
林又澄清,署方不會事先知道太平紳士巡視院所的具體日期和時間;署方亦有多個投訴渠道,投訴審查機制「行之有效」。他又宣佈前年成立的投訴上訴委員會人數將由10人增至18人,加入對懲教工作有認識的宗教人士,加強獨立性。
立法會議員張超雄認為申訴署的裁決不理想,他並非首次聽到有關部門以無用電腦儲存資料為由,逃避公眾監察,「已經變成部門的藉口」,質疑是否只要繼續不將重要紀錄用電腦形式儲存,便可逃避回覆傳媒和公眾。他強調懲教人員動用不必要武力有可能涉及刑事,性質嚴重,「冇用有系統方式紀錄呢啲資訊,係不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