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入息限額增1.3萬等上樓戶反被踢走

公屋入息限額增
1.3萬等上樓戶反被踢走

【本報訊】公屋輪候冊申請宗數逾28萬宗,房委會建議上調2018/19年度公屋入息和資產限額平均2.6%和1.6%,2人家庭入息限額增至1.76萬元,3人家庭入息限額則凍結,估計大約有14萬個私樓非業主戶符合新入息資格,但此數較去年的15.3萬戶下跌,即少了1.3萬人。有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成員指,或受最低工資影響令申請者月入增加,但他們未必能負擔購買資助房屋,結果只會令更多人要捱私宅貴租。
房委會按現行機制每年檢討公屋入息和資產限額,建議18/19年度的公屋入息和資產限額平均上調2.6%和1.6%,其中入息限額升幅較上年度放緩,17/18年度入息及資產限額增幅分別為3.9%及1.1%。
按過去一年住戶開支,18/19年度1、3及4人家庭住屋開支上升1.4%至2.6%,2人家庭則跌1.4%;各類家庭的非住屋開支則上升3.7%;故總住戶開支上升1.5至3.2%。

3人家庭維持不變

房委會按開支及住戶開支5%備用金計算,建議1人家庭入息限額增2.6%至1.15萬元;2人家庭增1.4%至1.76萬元;4人家庭增3.2%至2.79萬元;3人家庭入息限額原錄得跌幅,但按機制建議凍結為2.24萬元。1、2人家庭資產限額分別由23.5萬元增至24.9萬元,及由33.3萬元增至33.8萬元。當局指,單就入息計算,按去年第4季統計處數據,約14萬個私樓非業主戶會符合新入息資格,佔該類住戶總數的27.8%,但此包括現有申請者及符合入息限額但不符其他資格住戶等。

委員倡推租務津貼

不過對比上兩個年度,合資格的非業主私樓戶均有減少,17/18年度及16/17年度的合資格非業主私樓住戶各有15.3萬及14.65萬,佔該類住戶總數的31.3%及31.2%。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下月19日討論建議,若同通過將於今年4月1日生效。
身兼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成員的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估計,部份人或因最低工資上升令月入增加,跌出輪候冊,「收入增加係好,但佢哋申請唔到公屋,買居屋競爭大亦未必負擔到,可能只能投向私樓租務市場」。租金高昂下,他建議政府推租務津貼協助他們。
同屬小組成員的民主黨尹兆堅擔心資產及入息限額的增幅不一致,長遠等於收緊資產限額,越貧困的人士才有機會申請公屋。
■記者鍾雅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