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平昌冬奧結束前夕,美國宣佈對北韓實施史上最嚴厲的制裁,即是針對海上貨物轉運的限制。根據最新的名單,除北韓外,協助北韓運輸能源的公司、船隻與個人都被列入制裁範圍,包括來自中國、新加坡、香港、台灣。依特朗普所言,如果這一制裁仍無效果,將採取可能令世界不幸的制裁,像是如有他國港口允許被制裁的船隻進入,則進出該港口的船隻一律不准進入美國。
這不啻是回應北韓的冬奧緩兵之計,也是給平壤更進一步的壓力。冬奧開始賽事後,韓朝兩國的外交密切運作,希望能在閉幕式實現美朝會談,特別是美國代表為特朗普千金伊萬卡,外界都認為她對特朗普有無與倫比的影響力。然而北韓派出參與閉幕式的代表,是統戰部長金英哲,此人不只是被美國制裁的對象,更被指是天安艦事件的主導者之一,讓許多韓國民眾將他視為戰犯,由他出席儀式挑釁意味濃厚。金英哲抵達平昌時表示,平壤有充份意向與美國對話,文在寅也敲邊鼓宣稱,朝美需要早日對話才能改善韓朝關係,並從根本上解決朝鮮半島問題。
但美方不為所動,並沒有與金英哲會談的打算。一來金英哲的鷹派形象強烈,特朗普政府不信任也不放心與他見面,二來特朗普政府認為制裁已見效用,打算採取最大程度制裁的策略,讓北韓低頭接受條件,而非對等式的談判。目前平壤暫時停下核導測試,可能代表施行的成本越來越高,乃至於國家無法負荷,顯示制裁確實有效果,讓平壤不得不轉向首爾求援,緩和華府排山倒海的壓力。
隨着冬奧結束,美朝接近攤牌,金正恩即將再陷入困境。問題是,金正恩願意捨棄得來不易的核導能力,以換取政權生存嗎?現在相關各國應該擔心的是避免極端結局出現的可能,像是韓國電影《鋼鐵雨》,北韓向日本發射核導彈,逼迫美國退出朝鮮半島;或是北韓內亂崩潰,讓大量難民湧入韓國與中國,形成人道危機。冬奧一結束,朝鮮半島又會成為戰爭熱點,這就注定本次冬奧只是停戰或說備戰奧運,無法達到文在寅企求的和平奧運。
徐子軒
獨立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