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志不敵全北汽車後,科蘭指球隊的心態不足致大敗。香港球員心理質素稍欠,其實非首次有人提及。帶領港足今年重奪省港盃的郭嘉諾,對提升球員心態甚有心得,善於助球員「打心理戰」。
記者:禤家民
攝影:許頌明
郭嘉諾現為港足教練團一員,主要負責梯隊,他加入足總,原來與港足前主帥金判坤有關。嘉諾sir畢業後任職港會,除了行政工作外,亦曾以球員身份征戰當時的頂級聯賽港甲,也有擔任教練。有天Kim sir帶同兒子到港會試腳,原來他早有留意嘉諾sir,故邀請他加入足總。轉到飛馬任職時,嘉諾sir仍然只是兼教港足梯隊,其後才全職為足總工作。
教阿國要把握機會
對於排陣、戰術等,網上已有很多「專家」,大家自有「評論」。而嘉諾sir的足球理念是「團結」,就如省港盃時強調的「十上十落」,他提升球員的心態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卓耀國就是一個例子。省港盃初選後,嘉諾sir一直高調指那是阿國的「最後機會」,嘉諾sir解釋:「在飛馬認識他已認為他有天份,但不懂表現自己,之後場外更有負面事情。我叫他盡量分開場內、外,做回一個足球員要做的事。省港盃前我要確保他的心態準備好,過程亦不斷傳遞『這是你最後機會』的訊息,因為他一直有很多機會,有着『今次唔得,下次囉』的心態。」結果,阿國在省港盃攻入關鍵一球。
切忌有陪跑心態
另一個例子是去年11月亞青外,球隊赴越南前記者問及嘉諾sir的目標,他充滿信心地回答:「出線。」面對澳洲和北韓兩支勁旅,當時記者期望的是「抱學習心態」、「盡力踢好」等答案,數個月後再問起他這件事,他解釋:「其實出線機會近乎零,但要令球員『aim high』,要爭勝。雖然最後兩場都落敗,但球員表現出鬥心,希望他們日後成為大港腳,面對日、韓等強隊,仍不會有『陪跑』和『攞經驗』的心態。」說起亞青外,隊長葛浚浠、張高翔等外國留學生都特意回港出戰,但嘉諾sir並非盲目選入這些留學生,而是一直保持聯絡,組軍前會制定測試予這些球員,在海外自行完成後報回成績,確保體能有一定水平才會徵召。
「團結」是理念,「心態」影響場上表現,但說到足球最重要的還是「熱誠」,就如當初嘉諾sir放棄港會的高薪厚職,希望為港足付出更多。目前主要在梯隊工作的嘉諾sir認為,若職業球員可以找回梯隊時那種對足球最純真的感覺,不計較利益,會更投入,表現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