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籽:心水食桌】
台灣小食深受香港人愛戴,滷肉飯亦是必然之選,最近紅磡一條小巷內,就有一間賣滷肉飯和皺皮腸粉的小店新開張,只做外賣,由八十後黃信博(Terrence)獨自經營。店面雖小,亦沒有亮麗的招牌,但由他做出來的食物很有水準。
小店老闆Terrence在珠寶鐘錶行業做了十年營業員,「那時候薪金還不錯,很多大陸自由行來港購物,生意很好,高𥧌時期只是佣金都有兩、三萬元。但到二○一二年大陸打貪,生意一直向下滑。到後期賺不到錢,連佣金都只有萬二、三元,所以經常想轉行。當時我再找一份做廚房的兼職,一來為生計,二來為興趣。」
Terrence兼職做西餐廳廚師,主要整pizza,「我沒有正式學廚,只是在家煮飯,不過自己很喜歡下廚,我享受煮食過程,看到顧客吃得開心,我亦會很高興。」
雖然脫離自己熟悉的行業,但Terrence覺得現在是選對了,「這店開了一個月左右,因為之前我在附近上班,看到這裏有吉舖,計過數都夠錢開舖就實行了。當初是想開pizza店,但因為看到這區競爭問題,所以我選擇了一種這區沒有賣的食物。」
煮滷肉飯加豬皮 最辛苦是拔毛
小店賣的滷肉飯是Terrence得意之作,「因為我和女朋友都喜歡吃台式食物,所以便嘗試自己做。滷肉飯我用了豬腩肉切粒,不過做這個最辛苦其實是拔毛,正常來說外面的店舖全部用燒,但是我喜歡用手拔。我又想滷肉飯的口感更好,所以我加了豬皮入去煮。」Terrence提議點滷肉飯時可配溫泉蛋,會是意想不到的滋味,「我以前做西餐會經常用到溫泉蛋,突然想到不如嘗試加入滷肉飯,試完後覺得口感好好,因為溫泉蛋本身帶有黏性,再加入飯中拌勻,就可以吃到蛋香。」
跟舅父學做皺皮腸粉 自製配料
至於賣皺皮腸粉是他靈機一觸想出來的,「因為近來很多人吃,我舅父在鄉下汕頭都是賣皺皮腸粉,我由細到大都吃他做的腸粉,亦常常偷師,我開舖前都專程返鄉下跟他學了兩、三天。因為我做滷肉飯,所以就嘗試將滷肉做腸粉餡。」做皺皮腸粉步驟很簡單,先用粘米粉和生粉混合的粉漿倒進蒸爐,蒸三十秒後拿出來加入客人要求的餡料,再加入生菜、芽菜和雞蛋,然後蒸多一分鐘。
小店一共賣七款不同口味的皺皮腸粉,較特別的有沙嗲牛肉、叉燒和滷肉腸粉,全部配料由他親手炮製,「叉燒我是自己做,因為我會做滷肉,所以我用五花腩做叉燒,但由於我沒有焗爐,所以我會用先蒸後煎的方法。沙嗲牛肉都是自己醃製, 我用了家鄉的沙茶醬,再加沙嗲醬和花生醬。」其餘還有各種滷水食物,十五元大大隻雞髀是抵食之選,滷水汁底用了豬骨湯熬製,都是Terrence獨家調配,非常入味。
Terrence跟很多年輕人一樣都在追夢,他形容開舖是放手一搏,「無論如何都是自己興趣,趁年輕甚麼都要試。」
魯一式
紅磡差館里21-27號富業大廈1號舖
採訪:鄭紫珊
攝影:潘志恆
編輯:施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