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派錢 - 左丁山

反對派錢 - 左丁山

澳門政府年年向市民派錢買民望,但施政不思進取,颱風一來,便水淹澳門街,全市癱瘓,成為大笑話。新加坡政府上星期宣佈2018 / 2019年度預算案,因上年度有財政盈餘高達96億坡元,遠超預期,也宣佈派發總值七億坡元(約41億7千萬港元),但不是平均分派給每一個國民,要視乎2017年度報稅收入而定,報稅收入不超過二萬八千坡元的可獲派三百坡元,二萬八至十萬元的可獲派二百,超過十萬元收入的,可獲一百元。
但新加坡政府左手派錢,右手卻加稅,以人口老化、醫療和基建支出增加為理由,把GST從7%上調至9%,但不即時實施而是在2024至2025年間某個時段,伺機推行。消費稅之外,還新增網上稅,從2019年起,GST將涵蓋進口服務網上銷售,包括應用程式和訂購網上電影,但不包括實體貨物。
顯而易見,新加坡政府派錢其實是「買票」,換取人民不反對加稅,或減少對加稅的不滿。普通人獲派三百坡元,只要全年消費一萬五千坡元,將來也就給新增的兩個百分點消費稅稅率抵銷了,新加坡政府其實除笨有精。
明天香港特區政府宣讀預算案,這兩個星期內也有不少要求政府派錢的聲音響起,譬如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的新亞師妹麥美娟議員(工聯會)便要求政府向市民派錢,每人6千港元,無視陳茂波老早說過不派錢。民建聯劉國勳議員不甘後人,也要求人人派錢6千,自由黨鍾國斌議員亦支持派錢,但要求優先考慮N無人士。
過往曾俊華亦曾開倉派錢,每人6千(2011年),但派錢帶來的經濟效益並不顯著,以後不再提。左丁山是反對派錢的,與其派發每人六千總數近440億元,今年財爺不妨宣佈:「錢是不派的了,但有鑑於本港人口老化,醫護人員不足,今年特別調撥40億元給兩間大學醫學院增加醫生護士學額,另外400億元連同以前安排的500億元,共900億元,投放於一個香港市民醫療保險基金……詳情從議。」相信此議必定為特區政府攞分,令林鄭的民望大大調高;跟着下來,預算案應撥款在全港18區覓地增建醫院和老人護理院,更為了配合增建醫院,開放香港醫療體系,容許公立醫院聘請境外醫生及看護,直至香港的每千人口的醫護人員比例,達至起碼新加坡的水平。林鄭特首和財爺要記取車公示意,「攝衣過海怕濕身」,不出辛苦力,那得高民望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