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 慣 - 黎智英

習 慣 - 黎智英

John金融風暴前賣了紐約州地方的小銀行,分了很大一筆錢。避過了金融風暴以為天公眷顧,都快六十二歲了,從此無憂無慮退休去,卻不知道這正是他人生低潮的開始。不知道是他退休後佔據她的空間太多,還是受不了他做慣老闆指點江山事事要快要準的壓力,老婆終於投降,分了一筆錢與他離婚去。一年後兒子撞車走了,他突然從幾十年的風光陷落人生的陰霾,心是冷的,極端的寂寞也令他極端害怕見人,他不僅僵在床上不想動,心也凝結在冰冷中,眼睛在漆黑中不想瞪開,最近他起居日常是這樣,躲在床上不出門,要是成了習慣怎麼辦?Billy跟我說,John這樣是死路一條,不如我們與他一同到印度,改變一下他生活的現況,或許對他好?於是我從倫敦飛去Bengaluru與他們會合,住一晚,早上坐車到Mysore,三小時後到了住宿的廟宇。這不是Billy的印度 Guru Swamiji的廟宇,是我們來了,他借來招呼我們用的。Billy做了幾十年瑜伽打坐,來這裏不知幾多次了,他和John早上跟和尚做瑜伽打坐,我就看書上網做自己的事,跟他們吃了午飯,午睡後才跟他們一起,到傍晚他們打坐我才跟着做。
第二天午睡後到大廳,看見班和尚都嘻嘻哈哈,笑得很開心,我問發生什麼事?他們給我看一瓶混了雜質的牛奶說,要不要喝?我喝了幾口,甜甜的,有果仁和果乾碎粒,還有其他的香草是什麼?不,這不是香草,是蘑菇。你看到這奶昔淡綠色是蘑菇是鮮綠色的緣故,像青蛙的顏色,因此叫青蛙蘑菇。我喝了不到兩分鐘,心情輕輕鬆鬆,看到的顏色形狀和聽到的聲音感覺敏銳了,尤其聽見和尚的chanting覺得很優美。打坐開始有人吟唱,聽着chanting很快進到忘我,之後空白,吟唱漸漸聽不見了,這虛無的感覺是暖暖的,之後完全失了感覺,恍如掉進了太虛,什麼都沒有,存在猶如瞬間要消失了,我突然害怕驚醒!我怕掉進了這無盡回不了來,直覺反彈霎時驚醒。
喝了這些奶昔,我失去了自制能力令我害怕,之後喝了,我再不敢跟他們打坐。他們的打坐宗教儀式也濃郁,令我有點不舒服。但這十多天來跟這班和尚生活我非常愉快。這些和尚對人來之則安之,全不計較的隨和,是令人愉快的原因。主說,「你們不要論斷別人!」,我從這些和尚身上深切頓悟到了。
這些和尚每天都喝這奶昔,是因為想令John忘掉抑鬱他們才這樣做,還是他們每天都這樣做?Swamiji曾經對我說,他們做和尚要的僅三樣東西;一件袈裟、一片燒餅和這些奶昔,我想他們是每天喝這種亢奮劑的,但是這樣每天亢奮不會很顛倒,最後會很沮喪嗎?看來要像和尚四大皆空,身輕如燕,才能做到喝這奶昔生活而不顛倒,不抑鬱的。那麼John來做瑜伽打坐治抑鬱不是走錯路?
不,Swamiji說,John要的正是顛倒,他被心魔閉塞,必從生活的常規顛覆突破出來,不讓心結成為習慣,透過瑜伽打坐運動的規律鍛鍊陽光氣息,令他慢慢走出抑鬱的陰霾。他說的正如大自然的ecosystem,天氣溫和沒大風暴雨的森林長滿的僅是一兩種大樹,其他植物被窒息了,恍如一個人部分器官窒息了。天氣有變化和有間歇性大風暴雨的森林,每隔一段時期部分被風雨摧毀,大樹倒下透進陽光,讓本來在樹蔭下沒法生長的花草樹木有成長的機會,這樣的森林有間歇性的摧毀,反而是最豐富最茂盛。
Swamiji 說,大自然的現象與人一樣,生活到了個死胡同,無論怎樣都必須求變,從靜止變動,正如不想出門,起了床沖個涼洗滌後,精神一爽,容易叫自己出門。出了門你便想走走,一切都是從小小的意志力開始,你一步一步動起來,因而也活起來。運動的積極性令人從低沈走回開朗,慢慢讓做運動成了習慣,你便沒低潮了。但你需要一個break,希望這生活常規突破,讓John可重新找出路,但要走出抑鬱的陰霾,最後還是要靠他的意志力。
Swamiji言之有理,他們會住兩三個月,我住了十三天就走了。這十多天我吃得很好,每天拿着薄餅用手吃素菜咖喱,吃得豐富而平淡,生活輕鬆愉快,人也樂觀了。
像森林生態,人的生態常規偶然摧毀的突破,讓人走到盡頭疑無路,舉頭曙光乍現,又是重新開始,企業何嘗不是一樣。
還記得Obama上任正值金融風暴,他的Chief of Staff Rahm Emanuel說,don't waste a crisis!不要錯失了危機的激動人心求變的機會!事實上企業走進死胡同多的是,只不過慣性的麻木令他們失卻了危機的敏銳,懵而不覺攻口攻鼻的棺材味。我們做傳媒的危機昭然若揭無法不自覺,但變化實在太迅速也太巨大,我們是否能利用這危機逆轉成生機?真的天曉得,但最少有危機人心求變,改革有了原動力,機不可失。正如森林部分被摧毀了,有了破壞因而有了生機,陽光照進來,危機感讓我們看到陰霾下慣性的陋習,慣性被突破了,最少有條生路,企業便有機會重生。就是像IBM 這樣超班的公司,也遇過生死存亡的危機才能日久常新,危機也是破舊立新、企業更生的原動力。
心理學家說最壞的心態是給自己定型,說自己天生怕醜,卻不知道連口吃的人,到二十多歲還可鍛鍊成為成功的播音員。或說自己運動無天份,卻不知道Michael Jordan最初在大學籃球隊打波教練也說他沒天份勸他放棄,最後他卻憑着努力成為球聖。人其實有無盡的潛能,沒有固定的角色,不是你天生天才,我是白痴,靠的是突破常規改變壞習慣,找出新目標,循道漸進鍛鍊出新的習慣,闖進另一天地。
榮輝一生抽煙暴飲暴食從不運動,四十九歲一場大病死過翻生,痛定思痛開始做運動。以前做運動一陣子就放棄,這次性命攸關非做不可,目標明顯,回報清楚。他先計劃好做運動的步驟和進度:
頭兩個月早上五點半起來不理睡得好不好,天氣怎樣,什麼也不去想,總之不給自己藉口的機會,起來洗臉刷牙後就出門走路,走到氣來氣喘回來卻是一身舒暢。最初一個星期步行兩三公里,到二個月後五六公里,然後每日行十五分鐘緩跑五分鐘,逐漸增至十分鐘,慢慢五六公里除了兩三次慢行小息都在緩跑。現在經過兩年後,他每天都跑步一小時七八公里,身體fit 到漏。看他那時的暴飲暴食不做運動的生活習慣,誰都認為他遲早會中風倒下不起,大病死過翻生使他拾起意志力做運動,做了精神好有回報愈想做,運動鍛鍊成為習慣,健康成為了他生活常態。人生往往是這樣,受到挫折,咬着牙根突破慣性的惰性,行出第一步,以後跟着行的每一步便愈來愈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