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施會醜聞 - 左丁山

樂施會醜聞 - 左丁山

英國樂施會的召妓醜聞內幕愈爆愈多,愈爆愈臭,臭不可擋,過往捐錢給樂施會的善長睇到咁多英國爆料,唔知會氣頂成點。好彩,香港樂施會急急劃清界線,話樂施會係一個世界性組織,但各地分會獨立運作,並無從屬關係,英國樂施會之資金運用與性醜聞,全與香港無關,不會影響香港樂施會運作。話雖如此,大把人會因此不再捐款。
不過樂施會Oxfam在世界性NGO組織之中,聲名太響,資源最多,英國樂施會且有國家預算撥款,組織力量龐大,出咗大醜聞,其他地區嘅樂施會唔受影響就好難咯。Oxfam原名Oxford Committee for Famine Relief,顧名思義就係一個為饑荒賑災嘅機構,在1942年成立,當初目的係運送糧食到納粹德國佔領嘅地區,救援饑民,1965年改以電報地址Oxfam為名稱。
既以救助饑荒為宗旨,那麼有天災人禍導致糧荒,樂施會就會出現。但戰後世界普遍趨向繁榮,大饑荒出現次數一路減少,如1998年諾貝爾經濟學得獎者A.K.Sen所講,饑荒只會在不民主、沒新聞自由、官員無視問責的地區發生。此說有經濟學家不同意,但學界多數意見認為:饑荒不是一個自然現象,而是災難性的政治失敗(Famines are not natural phenomena, they are catastrophic political failures)。最新例子就係委內瑞拉,被一個壓制新聞媒體、趨向獨裁嘅社會主義政府搞到破產,人民捱餓。
海地係加勒比海一個窮國,2010年發生大地震,英國樂施會第一時間派人去海地救援,點知道駐海地首席人員利用救援公帑召妓享樂,此事在2月9日被英國泰晤士報揭發,引起軒然大波,原來樂施會一直將件事冚實,不敢公開內部之醜聞調查,2月19日又爆出新聞,樂施會在海地召妓事件作內部調查時,有三名被調查人士向證人恐嚇,而且雖然內部調查報告聲稱要防止涉事人物轉往其他NGO工作,實際上,呢啲嫌疑人物後來都去咗其他NGO,包括頭號人物Van Hauwermeiren去咗孟加拉做Action Against Hunger嘅頭頭。因英國政府每年撥款3千1百70萬英鎊畀樂施會,英國負責國際救援之國際發展大臣勃然大怒,英國政府要對樂施會展開全面調查,看來事情發展下去,醜聞陸續有來。樂施會本來在國際享有崇高聲譽,卻在今天全球猛打Me Too的氣氛下,給英國報章無情揭露性醜聞,浪費公帑與貪污事件,以往招牌打爛,看來以後求捐款不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