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中國春節長假後首個工作日,〈男子13歲時目睹母親被砸死 22年後除夕連殺仇家3人〉這一新聞標題,再度出現在一些媒體的微信、微博,雖然多被屏蔽、被刪除而無法打開,但顯然是要抗衡官方的說法:「張扣扣殺人案:這裏只有違法犯罪,沒有俠義恩仇。」而《南方人物周刊》發長文縱論中國幾千年的復仇文化,雖隻字未提張扣扣案,但「旁觀者難以責備復仇者」的結論,仍讓讀者感受到一些媒體尚存的良心和理性。
掩飾司法不公 豈能服眾
這宗轟動中國的殺人案發生在除夕(2月15日)。陝西退役解放軍特種兵張扣扣,當日提刀上門殺了22年前打死其母親的王家父子三人,然後去母親墳前拜祭,翌日到公安派出所自首。傳媒的標題已概括了張扣扣案的因果,網絡還傳出張扣扣不傷婦孺、不傷目擊者等細節,也把他與2008年在上海殺公安報復的楊佳相提並論。
中共政法委的網站刊文批評網民、媒體為這種在法外報私仇、武俠小說裏出現的情節叫好:「如果我們能夠允許將一個連殺三人的狂徒用所謂的故事肆意演繹,那我們細心呵護的自由平等也會向隅而泣。」文章還質問:「你願意這樣連殺三人的強者住在你家隔壁、你家小區嗎?」
固然,在現代社會,以暴制暴的私人復仇不可取、不可提倡,但如果為掩飾司法不公、官場腐敗,而把復仇者說成十惡不赦的悍匪,又豈能服眾?張扣扣案與楊佳案、夏俊峰案、范華培案不同,張扣扣殺的是平民仇家,而楊佳等人殺的是執法人員或拆遷人員。但是,隱忍22年為母報仇只是張扣扣引起同情的理由之一,更能引起共鳴的是22年前為甚麼法律、政府沒有還張扣扣母親一個公道,兇手只有一人被判囚8年?
中共官媒《環球時報》昨日發表社評,批評澳洲有些人無視澳洲從中國的貿易中收穫那麼多好處,還視中國為「洪水猛獸」,質問「那些人的良心和理性大概同時『被狗吃了』 」。 一句「良心和理性被狗吃了」被網民廣為引用,質問在張扣扣母親被殺案和張扣扣案中,誰的良心和理性被狗吃了?
復仇不涉婦孺 易獲同情
雖然在傳媒姓黨的壓力下,中國多數傳媒奉旨不轉載消息、不發評論,但仍有報紙、雜誌在長假後首個工作日就在微博、微信重發消息。《南方人物周刊》更發表題為〈復仇:千古艱難事〉的5,000字長文,檢視《春秋》、《禮記》、《史記》、《漢書》等古籍中的復仇理論、復仇故事,指出「仇殺或可禁、人情難漠視」。文章最後說:「在這個時候,誰都能說:讓法律發揮它應有的作用,還受害者公道,不致私力復仇的行為發生,才是解決之道。然而,誰都知道的一個事實是:法律是人運行的,只要是人做的事情,就不可能完全不出問題。僅憑這一點,旁觀者就難以責備復仇者。」
張扣扣、楊佳等現代復仇者之所以一再被點讚、喝采,本質上不是因為武俠小說的影響,不是自古相傳的復仇文化,而是因為在現時的中國,官場無官不貪,司法人員吃了原告吃被告,民眾伸冤無路,復仇者只要不是做出針對婦孺的報復行為,往往容易獲得同情。
在公眾眼中,良心和理性被狗吃了的是腐敗的官員、司法人員,而不是鋌而走險的張扣扣們、楊佳們,與他們為鄰,不見得比與高官為鄰不安全。顯而易見的是,如果中國的法治脫離不了黨的領導的人治、貪腐之勢得不到遏阻,處決楊佳、張扣扣並不能消除產生復仇者的社會基礎,不能引導復仇者走向法律途徑。
周一至周六刊出
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