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新年的中國玻璃心(時事評論員 林忌) - 林忌

農曆新年的中國玻璃心
(時事評論員 林忌) - 林忌

來自湖南的國際名模劉雯,早前於社交媒體IG上,寫了句Happy Lunar New Year祝大家農曆新年快樂,結果被一大堆中國玻璃心責罵說是去中國化,最終受於群眾壓力,把內容改為 Happy Chinese New Year,仍然未能完全平息民憤。
對比起自由黨區議員李梓敬於日前,在臉書寫上「如果你唔認同自己係中國人,唔該唔好𢭃利是」,兩件事在思維方式竟異曲同工,即大家都是倒果為因,以今日的中國人在血緣上繼承了古代的漢人唐人,就把古代漢文明的文化據為己有,然後就要獨佔;如果你不做今日的「中國人」,就不可以𢭃利是,就不可以慶祝新年;那麼韓國人、越南人、新加坡人又如何呢?馬來西亞以至各國的華人又如何呢?
真相是農曆新年並非中國的專利,一如其他漢文化如漢字利是(壓歲錢),同樣傳到越南、韓國與日本;農曆也同屬這些文化的新年,這些傳統文化的地區也會派利是,只不過韓國與日本認為白色而非紅色才是吉利;日本保留了漢字,卻在維新後把農曆改為西曆,官方變作只慶祝西曆新年,但越南與韓國至今仍然慶祝農曆新年;甚至藏人的農曆,今年亦於同一日過年,即西藏、不丹、尼泊爾、蒙古也過同一個新年,難道他們也要「被中國」,一起過「中國新年」嗎?

雙重標準的思維方式極危險

親共人士口口聲聲質疑別人,如不做「中國人」就不要寫中文,真相是民初的中國化後,才把漢文與漢字,改稱為中文與中文字;日本人至今仍寫漢字,又是不是中國人?二戰侵華期間的日本政府公文,均以漢字書寫,如果繼承相同的文化,就要成為同一個國家,那麼為何日本又被當成是外國,不肯與之一起建設「大東亞共榮圈」?事實說明這些人的雙重標準,就是「只許中國放火,不許別國點燈」,也難怪韓國、越南要丟棄漢字,否則遲早「中國人」會說「自古以來,朝鮮半島與中南半島都是中國領土」,然後侵略吞併掉。
農曆來自古代的華夏地區,如果因此要叫「中國新年」,那麼今日的公曆或「西曆」,其實源自教宗格里高利十三世於1582年於羅馬所頒佈,英國及其前殖民地則要遲至1752年才採用;以「中國邏輯」來理解,由於羅馬自古以來都是意大利不可分割的一部份,而今日的意大利繼承古代的羅馬帝國,難道大家接受意大利人跳出來,責難大家為何不叫「意大利新年」嗎?同樣道理,聖誕節繼承自古羅馬的農神節,不認同自己是意大利人的李梓敬,又為何要慶祝聖誕節?在「中國人」的眼中,古中國發明就是今日中國的專利,而別國發明則屬世界公有,套用中國網民的一句:農曆新年是中國的,而蒼井空是屬於世界的。
然而中國玻璃心不會因此而滿足,一位,自稱為「北京女孩」的Yuan Ren ,近日投書英國《衞報》,指摘今日英國唐人街說廣東話的恭喜發財,以及舞獅的傳統,都令以說普通話為主的北方中國人所無法理解;因此英國人要「與時並進」,改以中國北方本位說普通話的「X筯n nián kuài lè」,令人聯想起近日港區人大陳曼琪所說「學好普通話是民族、歷史及中國人責任」;因此首先你要自認是中國人,然後就要負起「中國人責任」,最後就是消滅你自己的文化、傳承與語言,改為說他們的普通話──你的傳統文化是中國的,然後你應該主動改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所指定的。否則就會嚴重傷害中國人民的感情。
這種雙重標準的中國人感情,即完全唯中國中心的思維方式,其實是極度危險的信號,一如二戰前的納粹德國與軍國主義的日本;中共舉國一邊大鬧外國如何辱華,一邊在中共央視的春晚醜化黑人而不認為有問題;「中國」之名,正毀壞在這些「愛國愛黨」者的手中。

林忌
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