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壓海棠 - 邁克

梨花壓海棠 - 邁克

呼叫性侵的聲音在我們的社會普遍不被重視,其實早有淵源:熟悉電影史的你當然知道,寇比力克曾經將納博可夫孌童文學名著《洛麗塔》搬上銀幕,但你又記不記得,它在香港公映時的中譯片名?《一樹梨花壓海棠》!明明是個金魚佬垂涎十二歲𡃁妹仔的故事,師爺竟然向蘇東坡先生借了紅粉緋緋的七個字,衰十一的真相不但完全遭淡化,還噴上芬芳的花露水,其政治之不正確就算不是絕後也肯定空前。那是尚未被近代女權運動洗禮的一九六二年,報紙廣告除了大肆宣傳「禁書改編奇情香艷巨片」,還慌死觀眾唔知碇,要大家留意此乃「原裝玉女」蘇麗安「初登銀幕一鳴驚人」的「處女傑作」,收到訊息的麻甩佬當日大概把戲院擠得水洩不通。別以為美國婦女群起燒胸圍和不剃腋毛腳毛,在東方之珠有什麼蝴蝶效應,到了一九九七年謝洛米艾朗斯主演的重拍版面世,那棵梨花仍然照壓不誤,誰都不認為海棠們的處境需要平反,芳芳姐的護苗行動畀面支持者眾,一轉頭還不是繼續冷嘲熱諷站出來打狼的受害人?
不過書中男主角堪拔堪拔如果字裏行間有靈,恐怕必定黑起塊面咒罵師爺靠害,事關三十七歲的他正當盛年,和原詩諧謔的老翁差天共地:「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鴛鴦被裏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說到底,這不是好心做壞事是什麼,巴巴從宋朝覓得一塊遮醜布,簡直兩頭不討好。蘇軾筆下的當事人張先,自己寫的一首詩「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顏我白髮;與卿顛倒本同庚,只隔中間一花甲」,幽默感倒出奇接近納博可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