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席爸爸手記】爸爸專屬的親子時間

【列席爸爸手記】爸爸專屬的親子時間

【文化籽:列席爸爸手記】相信各位爸爸在年少時也曾有過幻想,能與兒子一起在家中打遊戲機吧。不過幻想的人多,但會付諸實行的人不見得有幾多個,可能是怕一開始打機便一發不可收拾,影響讀書心情,擾亂日常生活習慣,也擔心會患上電玩失調症——一種新納入危害精神健康的疾病。我與大部份爸爸一樣,也曾想過可以與我的兒子一起坐在電視前,玩玩電視遊戲,一起嘻哈、一起歡笑、一起想想辦法如何過關、一起投訴對方的不力。不過我也深怕這玩意會引狼入室,令他們染上了電玩的毒癮,越發沉迷。在平衡過利與弊,也思考過孩子終會有方法接觸,與其他孩子與朋輩在沒有規管地玩,倒不如我早點與他們玩,而趁機滲進一些合宜的打機規矩及禮儀吧!
選擇遊戲是一個重點,我只會選擇電視遊戲,原因是小朋友難以在我不留意時隨時地玩,有了這個不用言明的規限,大家的爭執也都可以減少了。我也不會選擇新式的遊戲,當中的音樂太吸引、畫面轉變得太快,這會令小孩的專注力有負面的影響。最終,我選擇了與老大玩一隻於1986年推出的舊式遊戲——《泡泡龍》,它的設計簡單,控制不難,對於老大掌握不難。這遊戲除了可從過關而得到滿足外,還會考考他們的智慧,轉轉腦筋去通過某些關卡,簡簡單單的遊戲已經十分吸引,至今他仍哼着那首主題曲,也愛與媽媽覆述那些他曾挑戰過的困難。
另外,我與孩子玩橫向射擊遊戲,今次連幼稚園級的老三也可上場,與哥哥合作,一人控制方向,另一人負責發炮,然後再一邊死、另一邊復活,接着一關一關的過,難得享受了沒有兄弟爭拗的快活時光。
除了玩,我也與孩子閒聊兒時所玩的電子遊戲,不論是《1942》、《沙羅曼蛇》、《魂斗羅》、《街頭霸王》也都出動!讓我的兒子能從另一層面認識他們的爸爸,也讓我與他們有多一點話題,增進親子間的感情。能與爸爸一起打機、談打機,是開心的、是親密的、也是盡情的,也許遲點可以為他們推介《貪食蛇》、《俄羅斯方塊》、《食鬼》,讓他們能與我更親近。電子玩意——永遠都是爸爸專屬的親子機會。

我與孩子玩橫向射擊遊戲,幼稚園級的老三也可上場,與哥哥合作。

親子小點子:新年利是點用?

新年佳節,小朋友定必收到很多紅封包,這便是家長教導子女金錢管理的機會。
家長可與小朋友一起拆利是,點算一下,然後與孩子一起構思,分別去購買一份心儀的玩具、一款合用的文具和一本感興趣的圖書,其他則可以儲起一半,並把餘下的捐出,購買超市現金券予社會上的勞苦小眾,如:清道夫、廢紙回收的長者、無家者等,讓大家都能享受歡天喜地的新年。

新年佳節,小朋友定必收到很多紅封包,這便是家長教導子女金錢管理的機會。

撰文:列氏

八年的全職爸爸生涯,有苦有甜,有血有淚,想過放棄,勉力堅持,為在兒子的生命路上,曾作主席,現今出席,將來只需列席,但從不缺席。

編輯:施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