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香港足球的希望 - 陳恩能

Wednesday:香港足球的希望 - 陳恩能

我喜歡聽故事。人如果願意聆聽,總可以聽出智慧。曾有「亞洲第一中鋒」美譽的尹志強,你知道嗎?聽電台拍檔何守信說,「尹佬」原來愛自嘲。當尹佬看見妙絕入球時,他會說「這入球才算有級數」。原來,他在諷刺自己的剛猛射術,「不懂溫柔」。一個字,智慧。
有級數的表現,不但讓人回味無窮,還幾乎提供看得見的希望。日前在旺角場舉行的賀歲盃,我看見希望,香港足球的希望。一班力爭港隊一隊席位的年青港腳,全華班面對「全洋班」後防攻入三球(儘管輸四球),這全是運氣嗎?不。這是實力。全隊大暴走十上十落,這只是少壯蠻勁嗎?不。這是態度。這是重拾香港的一種態度。難嗎?難!那就難關難過關關過。近年,儘管不少大人走捷徑,卻有越多年青人向捷徑說不。另一讓我看到希望的是,港隊華人於不同位置均有至少兩位稱職球員,各人均能在賀歲盃車輪轉陣容中保持隊形。
梯隊日漸成熟了嗎?應記一功的很多,包括廖俊輝、37歲少帥郭嘉諾與范俊業等。幕後功臣甘心把焦點留給球員,所以我們更應把焦點還給幕後。論表現,28歲中堅隊長張志勇中後場指揮若定,搭檔楊賜麟或23歲的梁諾恆均令組合升值,還有那泰山壓頂的頭槌入球;中場有22歲、身高約六呎二吋的劉學銘瞻前或顧後;還有21歲鄭兆均的傳送、25歲「氣袋」劉浩霖的視野與那個七號仔、24歲劉智樂(圖中)那有級數入球等。希望,是有的。這批球員值得擁有一個更有級數的本地聯賽以加速成長,反之亦然。
文:陳恩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