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面肌痙攣或與腦內腫瘤及神經線發炎有關,但極為罕見。腦神經外科專科熊偉民表示,若腦內有腫瘤壓到第七神經線,多為良性腫瘤或水瘤,而神經線發炎則因病毒引起,患者一般需先照磁力共振,排除是否有這些症狀,以及確認是否因血管引起面肌痙攣,才會進行手術,有病人完成手術當日,已即時治療症狀。
尷尬需以頭髮遮臉
熊指,雖然一般面肌痙攣患者多為40至50歲,但曾遇過最年輕的患者僅得18歲,因其血管較粗,故年紀輕輕已出現症狀。他提到,亦有一名年約30歲的女病人,職業為項目經理,面肌痙攣情況已持續一年,求診時亦可見其右眼因痙攣而呈半開合,右邊嘴角也微微向上抽。該女病人指痙攣情況每日都出現,在見客及向客戶匯報時,因為心情緊張,臉部抽搐情況特別嚴重,感到非常尷尬,需以頭髮遮臉。他稱,女病人在接受磁力共振後,確定是血管壓到第七神經線引起痙攣,並決定進行手術,術後當日痙攣情況已消失,數日後已可出院。
■記者伍雅謙
想輕輕鬆鬆健康?,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