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運動場館等政府場地內的自動販賣機今起停售一公升或以下的塑膠樽裝水,不包括其他飲料。有市民批評新措施只是表面工夫,「應該全部停晒」;亦有市民促保留其他樽裝飲料供選擇。
擬增設噴泉式飲水機
樽裝水新措施今日起生效,《蘋果》昨到九龍公園運動場及游泳池視察,多部汽水機均顯示樽裝水售罄,其他樽裝飲料,如運動飲品及檸檬茶等則有貨出售。到場游泳的余先生說,一向自備水樽,亦會避免購買樽裝水,「一嚟係膠,二嚟覺得浪費」,故新措施對他沒影響。但他批評新措施只是表面的減廢行動,要真正源頭減廢,「要全部停晒,甚至學其他國家停止用飲管」,並應改善回收政策,「政府𠵱家啲回收,好多都係收咗再送去堆填區」。
每周練排球的劉小姐說,練習時都會帶備水樽,不會買樽裝水,「價錢貴,同埋唔環保」。她也指新措施只停售水,無法源頭減廢,「但係(樽裝)寶礦力、檸檬茶仲有賣,唔係賣少啲(款式)就可以真係減廢」。
打羽毛球的屈先生則認為新措施有效減廢,但不主張停售其他飲料,以供運動員選擇。同樣到場打球的袁小姐亦相信新措施有助源頭減廢,「起碼冇得賣,會少咗引誘」。
本報早前向環保局查詢,署方表示,現時政府場地內有約1,500部自動售賣機,當中逾四成今日落實停售樽裝水,餘下陸續更新合約。署方會與其他部門商討,適時增設飲水機。樽裝水生產商維他奶則說,一向會按客戶需要及配合政府要求,定期更新售賣機的產品組合。
康文署則表示,已按指引與現有自動售賣機供應商商討,鼓勵盡早以自願方式執行停售樽裝水安排,署方亦會檢討,逐步取締桶裝飲水機,考慮增設噴泉式飲水機。至於公共圖書館及博物館等場地,署方亦會按情況考慮增設飲水機。
■記者李詠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