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合式的規限 - 李碧華

迎合式的規限 - 李碧華

用平板電腦看劇集和各種節目,多是YouTube,不知如何,它常自以為知情識趣地為我訂菜單。
前一陣我好奇,為什麼陳小春的兒子Jasper,會成為極受歡迎的「第一萌娃」?所以便點了些大陸《爸爸去哪兒》節目,這4歲的小小春果然可愛,EQ高又坦率不造作,在躁父跟前還用大聲公據理力爭,念國際學校的小子,英語粵語普通話都即時對答流利──真人秀當然有本子有戲,還沒紅,童真寶貴,現在紅了,也長大了一點,應該沒當初的天真自然,但父母則因他人氣急升了。
點多了,相關的花絮和評論竟也自動密集彈出,是YouTube的服務嗎?總之催谷多看,網絡上材料重覆也挺煩。
有些網台節目,它又為我篩選,舉例,有時事評論節目中某位主持人(好像喚XXB,記不起),即使身邊有教授有議員,但其高八度不停嘴的吵耳之聲,實在受不了,見解亦非獨特,所以很長一段時間不再收看(聽),結果自動隱形,其他常關注的就不停有預告或提醒重看。
科技發達不但方便、快捷,而且日漸揣摩主人喜好用家心理,其實我不需要,自由挑選隨緣跳過,誰愛迎合式的規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