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前新華社香港分社副社長張浚生在內地病逝,曾與他交手的前資深政治記者陳慧兒形容,張浚生是個比較開放的人,較願意聆聽香港人的聲音,「同記者亦係朋友,會同記者聚會唱歌,我哋甚至私下會叫佢『小肥張』」。故她對張的逝世感愕然,「好懷念嗰一代嘅中方官員」。
較願意回應問題
陳慧兒指張與已故前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許家屯當年要處理香港回歸問題,故較願與港人溝通,亦願與港傳媒解釋政策,並感覺他會因應香港民意改變政策。
另一前資深政治記者、現為眾新聞主筆的楊健興亦指,當年張任職新華社時,他亦經常與對方聯絡,「同周南(前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比較,周嘅官威大好多亦比較硬淨,佢(張浚生)個人比較開放同隨和,會同記者有講有笑」。他指當年張浚生不太擺官威,較願意主動回應記者問題,相對今時今日的中聯辦似乎不願意與前線記者溝通。
不過,中大1996年一期《大學線》的「編者的話」則提及該報採訪張浚生的經歷,以〈這個經驗太寶貴〉為題,指當年學生獲安排專訪時任新華社香港分社副社長張浚生,學生應新華社要求在完稿後交給他們過目,但強調該刊有最後刪改權。官員其後認為文中語氣不正確,建議學生應將「直斥」改為「哈哈大笑」,但記者沒修改,結果記者被責怪不懂守則,官員更「邀請」記者到新華社「飲茶」,指他若不改變態度,日後難以立足新聞界。
■記者鍾雅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