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車公過橋的小人(傳媒工作者 林彥邦) - 林彥邦

借車公過橋的小人
(傳媒工作者 林彥邦) - 林彥邦

午夜半夢半醒,驚見一雄偉男子,身披甲胄、手持大刀,在一片擂鼓聲中登場。
「嘩,邊位?」「吾乃南宋大元帥車公是也!」難道說竟是車公入夢?「元帥所為何來?」「冤也。」車公廟香火鼎盛,車元帥為民除疫、護國有功,千秋傳頌,何冤之有呢?
「護國救民,責也,為民所頌,幸也,然車公靈籤之謂,妄將汝之政亂歸於本帥名下,冤也。」話說政府派官員「代」香港到車公廟求籤,始於港英治下,當年大抵是入鄉隨俗,「師夷長技以制夷」的統戰手段,一眾港督對那些之乎者也的籤文,當然不太深究,但自03年何志平那支下籤,預言了同年沙士肆虐、7.1遊行,隔年老董腳痛下台,車公靈籤已成香港政壇風向標,09年那句「眼前鬼卒皆為妖」流傳至今, 12年的「何為邪鬼何為神,神鬼如何兩不分」,巧妙描繪唐梁的豬狼之爭,車公靈籤萬眾矚目,大元帥何以鳴冤呢?
「何君志平,為官無德無行,後涉貪被查,何能代港人求問鬼神?新界劉氏雄據一方,未嘗為民請命救急扶危,割地自肥,縱誠心跪拜燒香,又豈能得護於神靈?」「那劉氏子姪業強……」「何方小兒,未嘗聞之。」

神鬼不分 禍因自招

「鬼神之說,信則有不信則無,港人故一臉敬虔,然本將之言,豈有入耳哉?」果真如此?小人愚昧,望大將軍指點一二。「己丑之年,本將有言『秦王徒把長城築、禍去禍來因自招』,今汝等花費千億金元建一無用鐵道,後立割地之盟,尾大不掉、後患無窮,豈非徒築長城、禍因自招?悔之難及也。」「乃至壬辰年,邪鬼當道、神鬼不分,終引狼入室,如昔武鄉侯言,『廟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狼心狗行之輩,滾滾當朝;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以至社稷丘墟,蒼生塗炭』,爾等豈有置吾忠言於心,至今朝禮崩樂壞?」
車公越說越激動,一邊撫動長鬚、一邊嘆氣,甚至氣得滿面通紅,漸漸已分不清,眼前的是車公、還是關公。
「可怒也!」車元帥一聲怒斥,地動山搖,「元帥息怒!」「今黃口小兒,手慌腳亂,竟四一當二一,靈籤亂點,訛稱本帥意本如此,冤何以甚?欺人如斯,誠可怒也!」
原來如此,身為元帥卻被屈,為小人錯誤埋單,也難怪元帥震怒。「此其一也,」元帥搖頭嘆道,「吾捨身報國,扶幼帝以抗北人,今人心不古,以北虜為尊、望風而降,縱吾廟宇香火鼎盛、人流如鯽,豈有繼吾志於萬一耶?多言無益,吾去爾。」
元帥說畢,乘風而去,留下我一人苦思良久,應否將元帥之言如實公佈,會否招人質疑是誤傳元帥之言,甚至導人迷信。
正猶豫之際,天邊一道靈光乍現,河水突然鮮紅如血、從中分開,「你是耶……」突然一聲雷轟!「不可妄稱你神的名!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是向你顯現了。」
願上帝為我指引道路。「人呀,你在煩惱,他們必不信我,也不聽我的話。愚昧的人呀,若有人質疑你,你就告訴他們,如果呢個係事實,咁就惟有係事實。」這足以取信於人嗎?「那現在人人假藉我的名,參選的參選,反口的反口,做壞事照做,誰又相信過了?誰又能真正做信徒的榜樣?車公、關公、上帝、佛祖,誰又沒有被人『借過橋』?去吧!」
多謝上帝指點迷津,信男茅塞頓開,撥雲見日,阿彌陀佛。

林彥邦
傳媒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