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在去年底公佈岩洞總綱圖48個策略性岩洞區,規劃署計劃在短期內修訂《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在當中有關岩洞發展的章節,新增描述入口位置、交通、基礎和消防要求等,讓業界能夠掌握更多資料以考慮申請發展岩洞。至於可作地下採石用途的屯門藍地岩洞區,政府早前考察瑞士和美國兩地石礦場發展成地下工業邨的例子,但目前仍未決定藍地岩洞區用途。
溫度低 作貨倉可省電費
政府在劃出48個策略性岩洞區並說明每個岩洞的發展限制和建議用途後,政府至今仍然未有接獲任何發展申請,規劃署將更新《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有關岩洞發展章節,規劃署總城市規劃師盧惠明期望,在政府推出更清晰的標準後,有助業界考慮申請發展岩洞。
在48個策略性岩洞區中,佔地69.8公頃的藍地岩洞區適合發展「地下採石」,而藍地石礦場將會於2022至2023年完成採石,預計將創造出9至10公頃土地,規劃署現正就土地用途進行研究,並與岩洞發展一併考慮。
土木工程拓展署稱,政府可以於採石的過程,同時建造岩洞開發土地。土木工程拓展署早前到訪美國和瑞士,參觀兩地石礦場化身為地下工業城的例子,當中美國Springfield工業邨可租用面積達22公頃,瑞士Schollberg工業邨可租用面積則多達55公頃,工業邨可用作倉貯、數據中心和修車場等各式用途。
該署高級土力工程師沈子才表示,岩洞的環境穩定,適合作數據中心;本港岩石溫度只有21℃至23℃,如果用作貨倉,在夏季時可以節省大量電費。但盧惠明補充,政府暫時並未決定藍地岩洞區用途,難言會仿效外國創造地下工業邨。
政府各部門在重置或設立配水庫、污水處理廠和廢物轉運站時,必須考慮岩洞選項,水務署最近已經決定將荃灣一個配水庫重置於岩洞內,騰出3公頃土地,現在署方正進行可行性研究。
■記者曾偉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