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職巴士司機 - 高慧然

兼職巴士司機 - 高慧然

九巴聘請兼職司機,讓我不期然聯想到吳國際,那個瑪麗醫院換肝手術中途,病人被開膛後,突然離開手術室三個鐘、差一點點令病人錯過換肝黃金時間的兼職醫生。吳國際是港大兼職僱員,可以在私營巿場工作,所以分身有術,中途去了私人醫院做手術賺錢,或者說救死扶傷。
醫生和司機,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兩種職業,其實從某種角度來說都手握人類生死大權。賺錢搵食外需有更重要的使命感。
但是物慾都巿,搵食永遠是至高無上的目標。個人要搵食,公司也要搵食,九巴賺到盡,用兼職方式聘請司機,居然也被合理化了。
一個九七年入職的資深巴士司機在接受訪問時提及,當年他們入職九巴,要訓練兩個禮拜考牌,然後練習兩個禮拜路線,之後固定開一條路線三個月甚至以上,才可以轉做其他路線。但現在的兼職更只需訓練兩天而已。入職要求與訓練固然大不一樣,作為兼職司機,對工作的投入度當然也與職業司機不同。更令人憂慮的是,兼職司機在外從事甚麼工作、工作時間多長、工作強度多高,駕駛時是否已經疲勞……均難以監管。
地下鐵之外,巴士是香港人最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牽涉公眾利益甚廣,政府及九巴有責任重新檢討現有機制,以確保公眾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