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始至終處於迷失狀態下尋得「友誼咖啡」,年前尋覓在密側側重疊巷陌中間、無論如何找不着;那是唯一的一次失落,帶着萬千個不願意離開,時間緊迫、趕往機場。
幾乎每次都在迷惘情況下得喝那杯以甜奶沖開,一片南洋芬芳濃香咖啡,極少失聯,深刻印象;窄巷巷口有一檔非常美味滷水豬髀飯,豬髀、流心蛋並鹹蛋的水平都上乘,絕對不下誰阿誰來吃過、乜週刊物媒體點名報導的知名長龍店。豬髀飯檔口對面是家門面小小卻明顯香火鼎盛「觀音古廟」,側邊整棟牆掃上粉紅色,有家名為Cherrie的鞋店。
曼谷唐人街狹窄如舊時九龍城的巷里何時變身以中國產鞋子為主的批發中心?未從稽考,從來不算曼谷泰粉,不似日粉港友習慣每個月或隔個月、起碼半年一次北飛或南下。
我的規律;一年一次甚至兩年一次,思念是唐人區準備過農曆年前的土樸興旺景象並那杯以啡會友為號召的「友誼咖啡」。從旁細觀曼谷唐人街從慢吞吞演變到今天猶如熱帶竹林、迅速拉高擴闊增長,湄南河三角州份屬軟土,不禁擔心泰京抵受高度樓房發展的壓力!
「友誼咖啡」的老闆娘仍然瀰漫一名潮州美脂娘的斯文禮數,淡淡定定周而復始熟練地沖她的咖啡。看着她從少婦到孕婦,從年輕媽媽來到今天大概幾個孩子已經長大成人,咖啡杯熨印「以啡會友」方塊字沒有走樣,繼續演繹古法道地絲襪沖出來的墨黑帶棕香醇飲料;中間流走廿年歲月有多沒少,可從來沒問過對方名姓,想她對這位黑衣人大概有起碼印象;不常來,頂多一年一次、甚至兩年一次,不曉說泰語,也不曉他們老祖宗的潮汕話,就用簡單英語溝通:咖啡、熱的?冰的?一杯?兩杯?相信她唸過一些書,多年看她從未失過半分斯文,縱使吩咐幫手的泰語語調也柔軟細膩。
我來,除了咖啡的香氣,重要還是再認舊時光裏中國人的斯文;我們來自的地方早已失落得七七八八,然後檳城、怡保、馬六甲、九份、天母、台中、峇里島的Singaraja,蘇門答臘的Bandung…… 從前身殖民地華僑堆裏尋找一抹全世界都所餘無幾的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