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吾輩大概每逢春節才拿來唸口簧一番;這幾年卻思潮起伏,不能唸完毫無感覺──先是2015甲午肖馬令人想起中日甲午戰敗(1895)之憾,今年則毋忘戊戌政變(1898)之失,往後還有2020憶庚子拳變(1900)之慘和2021憶辛丑條約(1901)之辱……近代史習慣用干支命名重大事件,而排列順序每六十年循環一次,於是陣陣冤崩爛臭,似又陸續重臨,聞之鼻酸。
戊戌政變,指慈禧太后血腥奪權,百日維新毀於一旦。滿清的腐敗,本就不僅在其末世,筆者自幼讀志士驅除韃虜、呂四娘刺雍正等俠義故事入晒腦。不知何故,潮流興是非黑白大扭轉:電視劇《雍正王朝》裏,雍正不再是暴君,因為他似朱鎔基全力打貪,大興文字獄則出於穩定壓倒一切,用心良苦;《施琅大將軍》裏,施琅不再是出賣故主鄭成功家族的小人,因為他帶兵收復寶島台灣。只要符合統一主旋律,歷史是任人裝扮的小姑娘。
我不反對拍清裝劇集,但何必如此氾濫兼且一味唱好呢?內地有識之士一早譏諷為「辮子戲」,對,剃頭梳辮可不好玩,並非像在銀幕所見到小生們油光亮麗啊,請看看文獻照片,一條條肉酸豬乸尾,方為實況,說起來,單單為髮型,男士便值得多謝孫中山先生。若果滿清專制真那麼美好,則八十日帶髮效忠、黃花崗七十二烈士所為何事?孫先生豈非白忙一趟?別忘記,清室直至退位,都沒為揚州十日等事件正式道歉和賠償,若果揚州十日可以原諒,南京大屠殺可以嗎?抑或皆如六四只不過一場小風波?
集辮子戲大乘,《李衛當官》一再開拍續集,李衛自誇為替主人守門口般的忠犬,名副其實狗官,竟備受追捧追看;尚有手機熱門遊戲《叫我官老爺》,供玩家YY滿清酷刑凌虐婦女,那連共產黨階級革命也所為何事了?劇情離不開攻心計、欺上瞞下、鬥臉皮厚,觀眾肉麻當有趣,套用在職場半開玩笑半認真地滿口「主子」「奴才」,標榜識時務者為俊傑,恬不知恥,沾沾自喜。殊不知清朝制度唯滿族配稱奴才,你並非根正苗紅自己友,想做奴才也未夠資格呢。
從百日維新到戊戌政變,一百二十年前,中國錯失一次立憲機會;一百二十年後,所謂憲法,原來仍只一言九鼎,官老爺說了算。歲次戊戌,希望並非像生肖繼續過着狗臉的歲月,而是,天命重提維新之年。意在斯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