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穎妍抽水喪心病狂(時事評論員 林忌) - 林忌

屈穎妍抽水喪心病狂
(時事評論員 林忌) - 林忌

一直以來凡中國有天災人禍,任何人提出對體制的批判,如李怡當年對四川地震的批判,立即遭到大量「愛國者」追殺,指在大災難下不救災反「抽水」,是泯滅人性云云;以相同審視,上周末大埔車禍19人不幸離世,香港人都對意外感到震驚傷痛,連一向冷漠的特區政府也順應民意取消年初二的煙花匯演,然而親共的屈穎妍,竟以〈金鐘的蝴蝶與大埔的龍捲風〉為題,把車禍成因歸咎於2014年的佔中,竟亂引氣象學的「蝴蝶效應」,作為連結兩件完全無關的事為解釋,甚至暗為司機開脫,其謬論「為抽水而抽水」之冷血,令人側目之極。
屈穎妍引氣象學蝴蝶效應,指在亞馬遜森林中的蝴蝶拍翅(佔中),引起後來的德州風暴(車禍),簡單而言即毛澤東的名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為何有人民幣上的毛主席不引,走去引述美帝學者?其理由頗令人玩味;然而無論蝴蝶效應或星星之火,都需要有最基本的因果關係,而不是胡亂拉扯邏輯跳躍,把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亂作是相關的事情;屈穎妍在文中指佔中是一個「打開的潘多拉盒子,它釋放了人的獸性、罪惡心」,然後就邏輯跳躍到「自從那年開始,香港原本的投訴文化變本加厲,人們一不如意,就兇人、罵人、影你相、撩交打,以人權、私隱、公義為藉口作惡,罵人打人,都美化成替天行道。」

反智思路見諸香港社會

首先近年交通工具上的投訴文化不斷惡化,始自中國大陸聞名的「旅霸」,即飛機遲起飛就佔領飛機,辱罵甚至毆打地勤,已涉及多宗已判刑的案件;如硬要數是佔中的2014年,則早於當年2月,民建聯的立法會議員蔣麗芸,帶領420個郵輪旅客佔領郵輪;因此無論是在交通工具上投訴,甚至引發社會「一股歪風」發動佔領的,其實都是屈穎妍的同胞以至同道中人。
我們先看看大埔車禍死傷者的年齡,即19位死者平均年齡61.4歲,62位傷者(扣除身份未知者)平均年齡59.6歲;車輛是接載由沙田馬場北返的馬迷,從數據上得出的結論,即屈女士口中的「一不如意兇人罵人」的投訴者,多數都是年近六十的老人家;眾所周知,常被親共報章鬧作廢青的是黃絲,而反被廢青鬧作廢老的,卻是親共親建制的藍絲鐵票大本營;以屈穎妍的邏輯來推論,潘多拉盒子所釋放了人的獸性與罪惡心,從年齡層而言其實是指反佔中的一群。
屈女士打着紅旗反紅旗,指桑罵槐之餘,甚至為30歲被控危險駕駛導致他人死亡的司機開脫,說是「忍無可忍的車長,以油門和軚盤報復,最後,兩敗俱傷」,這就實在太冷血了,涉案司機所受的輕傷,豈可與死亡的19人以至重傷者相比?司機作為一車之長,掌握過百人的性命安全,又豈能因為簡單有人挑釁兩句,然後就以油門和軚盤報復? 也難怪警察會隨便向天開槍,要堵截非法賽車就指示市民車輛作人肉路障,這種既反智又瘋狂的思路,就是來自這種是非不分,無視公義的思維。
香港當然病了,不但由於個別人士的EQ低心智不成熟,那些掌握機器的所謂親政府人士,尸位素餐只懂擦鞋,連抽水也特別反智可笑;事發後民建聯的蔣麗芸與陳恒鑌,竟一再倡議限制巴士車速,顯示對巴士早已限速一無所知;是次傷亡慘重,除人為因素外,則屬道路設計不安全,若想批評,大可監察政府如何改善路面。這些人不關心死傷,不用腦建議,卻急着「老屈」佔中,親共得有如喪心病狂,令人作嘔。

林忌
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