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股市暴跌,某報說「港股跌幅急劇或與近期政局有關」,被網民恥笑。這是蠢,沒什麼大不了。誰知日前大埔車禍後,有人變本加厲,大做文章,居然怪罪2014年佔領事件,這不但蠢,簡直賤。
那篇奇文叫〈金鐘的蝴蝶與大埔的龍捲風〉,作者屈穎妍。一開始便拋書包說「十三世紀時,日耳曼詩人佛萊登寫了一首民謠《For Want of a Nail》」,繼而抄大段英文,說是「內容」,再抄網上中譯。胡亂抄了一堆後,她說以前在「哲學課唸到這民謠」,教授用它來說明「細節決定成敗」,繼而扯上「蝴蝶效應」(所謂「一隻亞馬遜森林的蝴蝶,拍幾下翅膀,會引起兩周後德州一場風暴」),最後千里結穴,說佔中釋放人的獸性,導致日前乘客責罵司機,釀成慘劇。
但書包,並不是這樣拋的。首先,佛萊登(Freidank)寫的是訓喻詩而非民謠,而屈穎妍引的英文,只是後人受佛萊登啟發的二創,詩人寫的是中古高地德語,內容跟她所引也不盡相同。本文並非講德國文學,細節不談,只想指出:屈穎妍的腦筋如何混亂,態度如何馬虎,單看首句已一清二楚。
其次,蝴蝶效應不必用西方詩歌解釋,中國有句話叫「魯酒薄而邯鄲圍」(莊子語)。據陸德明《釋文》,楚宣王會見諸侯,魯恭公後至而酒薄,楚王怒,對魯公無禮,魯公不忿,拂袖而去,楚王一怒而發兵攻魯;梁惠王一直想打趙國,但擔心楚國救趙,現在見楚魯交戰,於是乘機攻趙,包圍邯鄲。順着這條因果鏈上溯,邯鄲被圍,原因正是魯酒薄。這不是蝴蝶效應嗎?愛國人士屈穎妍,似乎不懂中國文化。
但屈人作家最愚蠢、最下流的錯誤是:不論Freidank莊子或蝴蝶效應,都不是用來加罪於人的工具。Freidank和莊子只想藉寓言說明世事輾轉變化,禍福詭譎難測。屈穎妍說法官要查車禍,「請由佔中事件查起」,卻不知道美國聯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John G. Roberts曾引用諺語「For want of a nail」,說明法庭裁決須講「近因」,只考慮合理的因果關係,而非無限上溯責任。按照屈人作家的偉論,豈非事事追究宇宙大爆炸?
把牽涉十九條人命的慘劇,涼薄地拿來做政治文宣,連某報和《環時》也沒勇氣做,但屈穎妍不但做了,還用最愚蠢的方式做,不但超越人類道德底線,簡直超越中共底線。但整篇文最令我震驚的,是她居然上過哲學課!不知哪位教授如此不幸,門下出了這隻敗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