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節,不要做無謂犧牲 - 馮睎乾

情人節,不要做無謂犧牲 - 馮睎乾

很多人說「未經檢驗的人生不值得活」,但事事必求檢驗,人生也活不下去。Harry Thurston Peck在十九世紀末寫過一篇隨筆〈瘋狂的哲人〉(A Mad Philosopher),說世上有很多事情,如「我一定會死」,人盡皆知,也偶爾縈繞心間,但我們總隔着安全距離,馬馬虎虎地張望,從未仔細檢驗那些事情,或全面感受它們的衝擊。
今天資訊爆炸,Peck所謂未經檢驗的事情,越爆越多,其中一件肯定是「慶祝情人節」。對有伴侶的人來說,慶祝情人節好比打流感針,只為了預防災難──做了,你沒得到什麼;不做,你可能失去很多。
跟疫苗不同的是,情人節可能真是一個騙局。難道以為三世紀有個叫華倫天奴的羅馬教士殉教,就導致今天全世界忙着表白、寫卡、買花和送朱古力嗎?少年,你太年輕了。
慶祝情人節,根本證明不了愛。聖經說「神就是愛」,所以愛也是神,只能信,不要問,更沒法子檢驗。想檢驗對方是否真愛,就像檢驗一枚硬幣是否做過手腳。你連擲十次,都是公,你說是巧合;但九十九次都是公,那又如何?你多數已肯定硬幣有問題,若能任意下注,第一百次你會買公。但假如說賭注是你的性命呢?這時候,恐怕你也不敢那麼肯定。
愛情就是如此悲壯的賭局,彼此性命相搏。沒有人能百分百準確檢驗對方的愛,即使這一秒鐵證如山,下一秒仍舊無憑無據,所以慶祝情人節不能證明你的真心,反而有可能證明你是真心膠。
必須時刻檢驗的戀愛是不值得談的,因為愛情一經審查,往往就淪為一齣合拍片,顯得很假。傻豬,假如今天你付出平時足夠鋸扒的價錢,來吃一條蕩氣迴腸豬大腸,這絕對不叫真心,而是無謂犧牲。當然,我記得古羅馬人說過「戀愛的人都有神經病」(Amantes sunt amentes),所以你今天選擇放棄治療,避免「流感」,我是完全諒解的,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