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企太細生活沒品質?三藩市華團推「共享客廳」

屋企太細生活沒品質?
三藩市華團推「共享客廳」

共享經濟成為市場新潮流,可共享的東西包括了汽車與辦公室等。而美國三藩市有社區組織善用概念,為家徒四壁低收入家庭創造了一個「共享客廳」,提升不少家庭親子時光的品質。

駐三藩市記者:唐芷瑩

共享經濟除了是賺錢點子,更關乎如何妥善運用資源。很多城市如香港和三藩市也有「土地問題」,散房(Single Room Occupancy Housing)草根階層的小孩家中放置床鋪後,只得數十呎至百餘呎的活動空間可用。華協中心去年經市長房屋及社區發展辦公室資助,在唐人街青年會(YMCA)創立一個「共享客廳(SRO Living Room)」。青年會不用辦活動時空置出來的活動室、飯堂等空間,通通開放出來讓參與計劃的60家庭使用。

華協社區組織主任孔詩詠對《蘋果》表示,這個「客廳」平日有家長在廚房煮飯,小孩在外跑跳,除了連繫鄰里關係,也提昇親子時光質感。「想創造多點空間和一種『同樂』感覺,家長和小孩可以多些接觸和溝通。家長也反映親子關係改善。」帶1子1女參與計劃的家長胡先生認為:「我們的散房很小,這兒空間大,小孩認識其他小孩,有助學習。」

計劃現時也有聘請興趣班老師,提供教芭蕾舞和功夫等課程。參與計劃的12歲以下小孩的家長,則需要抽空完成一定的義工時數,回饋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