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來幹嘛? - 林夕

你來幹嘛? - 林夕

災難後領導人到災區是撈選票博民調,人留在辦公室,即使在統籌開會,則是冷血;於是有所謂勘災政治學。
台灣政治人最厲害的是選舉操盤,所以在「我來不是要作秀」這方面有進步跡象,值得鄰近地區學習。話說賴清德兩年前還是台南市長時,地震後到現場穿了一雙球鞋,事關吸收了李登輝曾經穿皮鞋的教訓,穿皮鞋到災區其實沒影響,只是視覺效果不夠與民共患難,不過起碼不是由幹部抬轎,到達水淹之地才弄高褲腳那麼戲劇化。但有人又留意到賴清德的球鞋尖是穿到裂開的,會不會是臨時加工,抑或在家裏好不容易才找到一雙破球鞋,適合作秀呢?
馬英九那次,沒即日到水災現場,後來去了慰問,疲累的災民還要伸手一握,有一位不耐煩的直接問馬:「怎麼現在才來?」馬沈不住氣,真情流露說:「我這不是來了嗎?」於是被民意修理。還有,勘探別坐直升機到災區,馬英九那次呼呼呼地降落,旋風過處,吹起篷帳,又捲起千堆沙塵,鋪滿災民便當上,簡直是另一場人為災難。馬一定內心不服氣:我來你說我擾民,我來了又嫌我遲來,你們到底想我幹嘛?
領導人要幹的事,最重要是集中災情資訊,統籌各單位,即時拍板提供所需資源,要勘探災情,若怕下面虛報隱瞞,用視訊觀察也信不過,也別要深入十萬火急前線,擾亂秩序。前搜救隊長憶述,試過有隊友被埋在垃圾堆倒塌現場,最初尚能發聲,一路挖着挖着,隊友再無反應,要不要用重型機器挖?會不會反而弄傷受困者?爭分奪秒之間,要更高層下決定,更高層此時卻跟來勘災的縣長報告災情,一時分不了神,也未能做出冷靜客觀專業判斷,可見高官實在不適合也不必第一時間出現在第一現場。災難不離政治比拼,這次藍綠罕有沒互罵,蔡英文大概也吸收了前人教訓,先成立統籌資源應變室,翌日在安置災民處一起吃便當,剛剛好就好;花蓮縣長在現場拿大聲公說九樓窗戶有人那一幕,就太超過了,警消搜救員都在都有眼睛啊。
香港發生嚴重車禍,林鄭不敢再留在紅館看表演,說是要去醫院探望傷者,運房局長陳帆其實也不必去肇事巴士旁邊考察,兩位要幹嘛?雖然這次主要關車長事,但幹實事就是要檢討九巴管理車長制度,有沒有超時工作,有沒有定期留意車長服務水平,不然每次遇事,問問傷者你還好嗎,一樣惹來媽媽聲,無補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