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上星期《蘋果》副刋才介紹過曼谷現時巳擁五間以Chef Man為主題餐廳,包括高級私房菜、港式茶餐廳的老闆/總廚文偉賢師傅,更稱頌「文苑」為「泰國福臨門」。聽見在下來曼谷,一伙如假包換真正富貴食神,還有我們讚不絕口的隱世私房菜女廚神等,立即訂機票同來,指定幫趁文師傅,除了在下比較熟悉離四面佛不遠的老店,更先我到埗,幫趁了比較新的一家。
你們看,就為了一家讓人客吃得滿心歡暢的食府,足夠移動我們身影坐飛機南下。
沖涼搥骨、泰式按摩、曬太陽……風行全球泰國菜?未必似在地泰國原汁原味,然而那裏沒有,有需要必來泰國品嚐?
老友記仲遠幾年前離開冬冷上海,也不打算回來貴到離譜香港長住,隻身來曼谷置業安居,愛泰京新地標、新玩意如雨後春筍發展得日日新鮮,要他將此間新鋪頭、新畫廊、新藝術中心、新商場、新餐廳、新蛋糕、新意大利Fusion、新樓盤……逐一介紹?包你三日三夜洗耳恭聽。
其實只有發展中的地區、城市才會不斷出現新發展;十多年前北京上海、已全速發展了近十年深圳曼谷,下一步大概胡志明市……
自己是個老派人,那麼多新物事未必消化得了,目標鎖定在讓我每天看着熟悉的日出日落,於願足矣。平均一年一度、三年兩次南下曼谷,喝一兩杯「友誼」咖啡,巡幾轉農曆年前民生巿場。
莫搞錯星期日巿集賊都則,相信我是極少數來過曼谷,卻從未踏足這個港人愛到極的掃貨朝聖寶地。(曾經有個泰粉,不論得閒有事無事,總要南飛安穩情緒。其中一項必做:逛賊都則,不停入貨。所以他房間放置了一張碌架床,上層藏寶頂到上天花板,床下底一樣滿滿都是貨,連他睡覺的部分也騰出一半用作存貨。切莫說他有病,畢竟也是不少港人生活模式一面鏡。)
自從泰國旅遊局高層何太Wanna帶我去過St Regis酒店背後「文苑」,曼谷吃的風景與地圖自此大不同。那頓以「撈麵」為重點的豐富晚餐,其實花膠撈,竟然吃出品味港式菜系新天地。幾天之後從清邁回到曼谷帶同剛抵埗朋友群再次造訪,再吃一頓不止以「厚花膠撈麵」為主題的晚餐,還有老闆文師傅提議:「泰國人不太吃水魚,能吃到的,大多為野生品種,不如來一窩水魚湯?」這次重來,水魚湯吃得眾人大喊頂瓜瓜(大病初癒的朋友說:湯水讓久違的味覺重新回歸),花膠撈麵之外,還有文師傅特別做來讓我們試試的原隻龍蝦多士,慢煮陳醋燴五花腩。
那夜一面叫好,一面回酒店途中飽得捧着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