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環集中營: 推步操「去殖」 京官比回歸前更左更保守 - 季陶

西環集中營: 
推步操「去殖」 京官比回歸前更左更保守 - 季陶

早前有傳媒報道,中聯辦有意要求用英式步操的制服團體轉用中式步操,事件引起政界關注北京是否又想在港推動新一輪去殖民地化行動。有資深政界中人慨嘆,回歸前處理香港事務的京官對殖民地遺風的態度,較今天京官更包容及開明;亦有政界中人認為,西環或想借今次事件「交單」,以示執行國家主席習近平要求促進年輕人愛國情懷的指令。

曾接受保留殖民地街名

有資深政界中人稱,還記得回歸前特區籌委會曾討論過,回歸後要將有英國及殖民地色彩街名、政府建築物名全部改名,以示香港已正式回歸中國,當時有籌委支持、也有籌委反對,認為這樣做不但擾民,而且這些街名、政府建築名字亦反映香港歷史,繼續保留更符合一國兩制目標。
當時處理香港事務的京官不但未有將有關意見視為戀殖、又或覺得這些籌委不夠愛國、未有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反而接受有關建議,同意保留有英國及殖民地色彩街名、政府建築物名。資深政界中人直言,想不到今天處理香港事務的京官較廿多年前更左更保守,令人覺得一國兩制倒退越來越嚴重。
另一政界人士相信,習近平要求促進香港年輕人愛國情懷,不論是特區政府還是西環,也要向北京交單,以示有全方位落實習指示,所以有人或想借今次要求制服團體轉用中式步操,向北京顯示「做到嘢」,但他們未有想過,有關「要求」會引起反彈,領功不成反引起社會反感,「其實改唔改步操形式,只係門面嘢,就算制服團體改晒用中式步操,都唔代表參加呢啲制服團體嘅青年,可以由原本唔愛國變成愛國」。
周一、三、五刊出
季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