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專訪】
【最港電影大獎】
香港的武打片是打入國際市場的通行證,亦是構成八、九十年代香港電影黃金年代的重要元素之一。行內人稱「八爺」的袁和平,曾為不少電影設計打鬥場面,令荷李活片商驚為天人,其中他有份參與的荷李活電影《22世紀殺人網絡》(The Matrix)、《標殺令》(Kill Bill)等,正是由他擔任動作指導。早前八爺在又一邨的辦公室接受本報專訪,八爺謙說:「邊有超越荷李活呀?其實我冇乜自豪感。」
拍《蛇形刁手》冇劇本
八爺師承著名武指父親袁小田,早在78年在吳思遠提攜下,執導《蛇形刁手》和《醉拳》,捧紅成龍更開創了功夫諧趣片種,八爺說:「其實係刻意咁做,我照人哋咁拍,好似咪跟尾,冇乜創新,所以咪走喜劇動作路線,冇咁多血腥,唔會話睇出嚟好殘忍,睇完會開心。」
偏好喜劇跟八爺開朗性格有關,當年在片場也經歷過不少趣事。他說:「好似拍《蛇形刁手》係冇劇本嘅,夾硬搵吳思遠寫個分場出嚟,飛紙仔啦。好彩自己揸住個分場有個概念,先知道點拍。」到後來拍《臥虎藏龍》,導演李安要求八爺設計輕功:「輕功?我鍾意拍實啲嘅嘢,我設計嘅時候都係比較實啲,唔係咁誇,有啲落腳點咁樣去,唔係一飛喺空中永遠唔落地嗰種。」為此八爺專誠向相識的師傅請教,之後再加入自己設計,最後才有竹林一幕,以及楊紫瓊決鬥章子怡的精采場面。
年輕一代怕辛苦
提到近年香港電影越來越少,動作片更是少之有少,八爺卻沒有一點感到惋惜:「我覺得市場嘅嘢興衰係有,曾幾何時武打片獨領風騷,𠵱家咁樣我覺得都係好事,證明好多人都識睇戲,要求高咗,唔一定要武打片。」反而令他慨嘆的是動作人才越來越少,因為年輕一代怕辛苦不願捱,造成青黃不接的情況。
採訪:何永寧、Sapna
攝影:陳慧安
由《蘋果動新聞》和娛樂版舉辦的「最港電影大獎」現正接受讀者投票,選出心目中的最「港」之選,包括最港電影、最港男、女演員等,截止日期為2月21日。賽果將於《蘋果動新聞》和娛樂版揭曉。
「最港電影大獎」投票網址 http://bit.ly/thekongestfilmawa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