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與肉 - 楊靜

良心與肉 - 楊靜

這個冬天我住的城市被純素者(vegan)佔領了。
老城步行街中央長期有個位置由六七個年輕人把守着,他們帶蓋依.福克斯面具,背靠背站成矩形。每人手上或拿海報,或是舉着iPad播放視頻,內容是正被養殖場粗魯對待的牛羊雞鴨。有時坐車停在十字路口,這群人也會跳到車前舉起各種標語。
我才知道純素主義原來不是素食主義。雖然純素者也避免使用肉類和乳製品,但他們的動機多和宗教、健康無關,而是純粹反對壓榨、迫害動物。故此,除了不吃任何動物產品,他們也不使用任何用動物製成的商品,甚至避開一些曾在動物身上測試後上市的產品。
在德國富裕的城鎮,純素主義既是強大的社會運動,也是蓬勃的商機。純素逐漸變成類似於「有機」(Bio)的消費標籤,貼在超市食品櫃、餐廳酒吧甚至化妝品上,價格普遍高於同類產品。支持者認為這是負責任的消費行為,可以直面良心追問。也有人批判這是第一世界的矯情,強調在世界上絕大部分人還吃不飽的時候,為了不傷害動物而吃素實在是何不食肉糜的奢侈。還有人斥責純素者喜歡誇大其詞,譬如宣揚「屠宰場就是集中營」,這在德國很容易挑到社會神經(在美國則是將養殖場比喻為雇用奴隸的種植園)。
我記得有天在他們的iPad看到奶牛被工人鞭打,不由自主覺得同情。可能我的面部表情比較明顯,一個帶面具的年輕人舉起鏡頭採訪我:「你覺得這樣對嗎?應該如何改變?」我想起在瑞士看到的家庭農場,說:「提倡善待動物的養殖吧。」年輕人冷笑說資本主義沒有溫柔,不能寄希望於此。我解釋說在瑞士和新疆都曾親眼所見那樣的農場。他有點生氣,忽然明白了:「你是韓國人還是中國人吧,你們是不是還吃狗、吃蛇?是不是麻木了。」我只能苦笑,作為鄙視鏈的最底層,狼狽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