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lick免費下載《籽想去東京》旅遊指南: http://bit.ly/2rSv4c4
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 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
上星期首屆在香港舉辦的《2017國家地理會德豐青年攝影大賽》結果公佈,13個國家地區共收到3,518個參賽作品。以香港為題,大部份獎項都由港人獲得,其中「香港人和事」組別的亞軍作品,則由自菲律賓的Joan Pabona獲得。傳媒紛紛邀約她訪問,然而約訪問時她千叮萬囑希望不要以她外傭身份為題,「我們不只是菲傭!我們都是普通人,都有想法,都有自己想做的事。有些人看我是外傭就好驚訝,驚訝我有部專業相機,驚訝我們拍照。這多少有點歧視的感覺,其實好多人來香港之前,都有不同的特長的。」
Joan讀書時已起喜歡攝影,2013年來港工作,逢周日與大伙坐在街上食飯吹水無所事事,覺得浪費時間。2015年她接觸到NGO組織Lensation,由專業攝影師,免費為外籍傭工上攝影課。重新執起相機,生活360轉變。現在一放假,她與一班同學就揹着相機周街行、影街拍、行山影風景或在中環開壇為同鄉免費拍人像照,「相機好貴不是人人有啊,我都儲了十個月人工才買到,我們正好當作人像練習,她們又可以有靚相傳回家。」
Joan特別愛拍街頭Snapshot,因為只要你靜心觀看,看慣看熟的街道總有有趣事發生。「攝影對我而言是可以減壓的。我喜歡看人的情緒變化。有一次我在街市拍一個工作中的魚販,他抬頭時想罵我,我就快手影相,然後跑掉。」Joan有點尷尬地笑,邊在手機找相片:「他是生氣我拍他吧,但他表情好好,這相片我好喜歡啊!」這次的得獎相片,是她在雇主八樓的家拍攝的,建築工人在與遍地如潮水的安全網糾纏:「那工地就在我們家樓下,那是十月初烈日當空的時候,氣溫三十多度。我天天看,拍了十多張相片,看到都覺辛苦!」作品名為《Sacrifice》(中譯犠牲),除感激工人們日曬下工作外,隱隱還覺得跟自己同病相連:「當然,我們不如他們辛苦,可是我們為工作遠離家人,也是種犠牲吧。」
她隨時都揹着相機,有時為了一個漂亮的陰影,合適的人影,飛得靚的鴿子,等上一小時。去年她的一張街頭相片,也被挑選納入本香港街頭風景的相冊裏。今天氣溫攝氏7至13度,我們跑上IFC天空花園,幾個穿短裙的姐姐抽起衫袖,給她的朋友以Marker在手臂上「紋身」。Joan:「她來港前真是位紋身師啊!」也許賺夠了錢,她回去就可以開自己的店了。所以最近她開始拍攝許多姐姐背後不為人知的特長:「有些人是能自彈自唱的歌手,有個女生能用廢物包裝袋製作舞台服,這位是紋身師,應該還有更多吧,而我跟同學們也許也是未來的攝影師啊!」
記者:陳慧敏
攝影:張志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