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因應立春,寫狗年大勢,今日再講普通話必修之事。
香港8間教資會資助大學(統稱公立大學)之大學生畢業率非常高,入讀大學四年而考試肥佬,畢唔到業嘅,少之又少,大概不到1%,香港大學生畢業率之高,如爭取全球第一,應該係熱門!香港大學生畢業率高,最主要係因為入學難,入得到大學嘅,唔係精英尖子就係半精英,加上大學評分有一套規矩,大家識玩遊戲就得啦,「肥佬」乃自取其咎。報紙報導,浸大學生考「普通話豁免試」嘅,大部份不及格,要必修普通話三學分,呢樣幾合乎預期,因為如果個個及格,語文中心之普通話老師就會無事可做,要炒魷嘅啦。但一旦上堂讀普通話,咁又唔同,老師邊會故意留難吖,故此考試及格率一定近乎百分百,以免阻止學生畢業。睇浸大報告,不能畢業之學生比率,極低極低,大家就明白啦!浸大普通話豁免試的目的係逼學生修讀普通話,而唔係令佢地畢唔到業。如果我左丁山今日係浸大生,都費事去申請豁免,一年級一定立即去讀普通話,三個學分「依絲執」。
今時今日,普通話講得唔好,在ibank想搵份高薪職位係好難嘅,求職之事,英文好係必需條件,中文好(包括能講流利普通話)係充份條件,凡大學生都要讀好、學好普通話。但今天嘅幼稚園,已用普通話及英語教學,沙田陳太嘅孫女讀K2,講普通話發音仲叻過左丁山,故此十幾二十年後,浸大要學生必修普通話,恐怕係多此一舉咯。講起嚟,到中學先要學普通話,廣東人要有啲天份。左丁山在中學三年級已知國語重要,走去中國學生周報(當時係陳特社長,編輯陸離)報讀初級國語班,老師係梁雅玲女士,一位好老師也,仲帶埋學生去調景嶺參加研習營,點知左丁山總係講唔掂,全班最差,自知水皮,唯有中途輟學。入到新亞,所有講師都係講國語,最初三個月聽到一嚿雲,唔知張丕介、唐君毅、鄭東榮諸位先生講乜(分別係山東、四川、台灣口音),後來有機會聽新雅中國語文研習所所長劉銘先生演講,方知正宗國語原來係咁易聽,發音可以咁清晰嘅,劉先生講嘅係正宗京片子喎(有別於今天北京人之口音),於是有立即跟隨劉先生學國語之衝動,但原來佢在新亞係專教外國人學生嘅(如外國領事館人員),之後左丁山掛住搞學生會,冇晒時間去再讀國語班,今天真係有啲後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