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形容李安?
馬拉松好手?幹勁十足出版界拼命三郎?
愛書人、出書人……
不愛書的人難以駕馭日以繼夜、重複在不同作者間取捨,不同文字風格間暈浪,還要計算出版社得失;叫好叫座於今時今日出版事業鳳毛麟角,取得平均分數優良不容易,就是及格也見難度。
此李安,出版編輯。不是彼李安,導演。
跟李安討論出版相關自己設計老本行書籍有年,之前未能找到一個既富第一身主觀,內容又需包含行業傳承轉接客觀的中心點;反而成功推介了身邊幾位有故事的朋友們出版書籍好幾本。
年前適逢家中塵土飛揚大裝修,家私雜物凌亂翻轉,桌椅欠奉,李安長途跋涉從香港東區的出版社老遠跑來新界西北與我Brain Storming兼將稿件挑選,非只一兩次;如非敬業樂業幹勁十足,純跑那趟路程已不簡單。
計劃的書早在前九七已與其他機構研究出版,唯內容牽涉需支付費用購買相關照片繁多,對方孤寒,不了了之……
與李安的合作遲遲未能付諸行動,全因深思熟慮後自己找不到一個落腳點(去年年中終於落實),卻在去年年底前偶然談起四、五月間行走法國、西班牙「聖雅各之路」歸來點滴。原以為走過的長路雖則勞累筋骨,許是非教徒,卻未得着書旁人般靈體合一,震撼減分。路走完了便完了,得着並非沒完沒了的感動、開竅,而是得回被手機、受感情壟斷;自己從來抱擁的獨處並隨後展開賞心悅目人生新路線。
一名優秀出版人應有的眼光,落在連當事人都疏忽了的碎片,將故事還原於提高層次。她看到,感覺到的情緒反而第一身書寫人未曾感受,繼而將相關主幹、旁枝、細葉接縫;結果一樹光影文字花朵綻放,某個枝椏角落還喜見果子、縱使稀疏袖珍。
小書在她摯友,一代影評家黃愛玲突爾離世,協助身後事平衡心情與專業間同期完成;身為馬拉松好手,出線上路了,顧念就是跑、跑、跑,她心無旁鶩序地跑,直至目標。
捱更抵夜奉上重疊精神時間完好出版,李安還托書運書安排在台灣上架,甚至參加台北書展;作為一名亞文字人、票友,得着如此厚愛,那份喜悅比較行走現實版聖雅各之路更深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