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教廷甘做北京「籠中鳥」的悲哀 - 盧峯

蘋論︰
教廷甘做北京「籠中鳥」的悲哀 - 盧峯

梵蒂岡先是發表聲明不點名批評香港教區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發表錯誤訊息製造混亂,然後又透過國際傳媒放風指中梵關係短期內將出現突破,看來梵蒂岡跟北京之間的幕後磋商談判已接近完成,未來幾個月雙方就如何管理或牧養中國境內天主教徒大有可能達成協議,建立正式外交關係同樣不會遙遠。台灣政府、教會及教友得做好心理準備,香港及國際社會同樣該好好關注相關發展。
從已披露的訊息看來,梵蒂岡在今次跟北京的談判中作出了相當重要的讓步,包括接受北京當局「自封自聖」的7名非法主教,並因此要求兩位受教廷認可及任命、備受中共壓迫的主教退位,好讓中共任命的主教接任。梵蒂岡消息強調,教廷對未來內地的主教任命將有發言權。

助長極權遏制普世價值

不過,消息人士也承認今次可能訂立的中梵協議不是甚麼不得了的協議,未來10年、20年的情況可能好些也可能更差。「以後我們仍像籠中鳥,但鳥籠會大點……苦難將持續,我們將一點一點爭取,擴大鳥籠空間。」
教廷為甚麼明知會陷身於中共的「鳥籠」仍要跟北京達成一份不算好的協議只能由教廷官員自己解釋,令人擔心的是內地以至香港的宗教思想自由有可能因為有關協議而倒退,甚至整體人權狀況也會受衝擊。
應該看到,自從習近平在2012年上台以來,北京當局對人權、自由等普世價值更嗤之以鼻、更不留情的遏制以至根除;對堅持捍衞人權、公民權利的人則是加倍的打壓,大量維權律師因此被捕被判囚,大批學者因此而被開除教席,大中小學課程則被嚴格清洗,把涉及普世價值的說法、思想在萌芽階段就消滅。2015年的709大抓捕就是習近平的傑作。
去年十九大以後,習近平的鐵腕統治變本加厲,不但容不下任何普世價值,容不下挑戰他個人專權的聲音。還銳意推動所謂的中國模式,要把中國管治模式推向全世界,讓後進國、發展中國家學習,令她們跟中國一樣遏制人權、自由等價值,建立類似中國般的個人或一黨專政體制。
假若梵蒂岡今次真的跟北京達成協議,它不但把任命主教的權力基本上拱手相讓,也變相接受過往幾十年北京當權者對教徒、教會的迫害,變相默許過去幾十年北京當權者對人民宗教、思想自由的踐踏剝奪。這不但對慘受迫害仍堅持信仰的教徒是個打擊,也令一直堅持信仰、堅持宗教自由的中國信徒感到極度失望,認為是對他們的背棄。

香港教區或變愛國教會

此外,教廷自願進入鳥籠受中共規管,往下來中共對內地教會、教徒的監控只有更肆無忌憚;從主教到其他教會重要人事任命都將受北京政府及「愛國教會」主導,教義的解釋,禮儀以至其他訓導內容包括社會訓導也會走樣變形。往下來,內地神職人員不再能為公義發聲,不能在教堂內鼓勵信徒關注宗教思想自由、關懷弱勢或譴責不公。
這就不僅是進入鳥籠,而是令內地天主教會被閹割被滅聲,變成政權的傳聲筒,跟基督的公義、和平、仁愛相距越來越遠。
而且,天主教會是普世教會,宣揚的是普世的教義、禮儀及價值。今次不知為了何故為中國開了特例,令她可以不按普世原則辦事,令她可以把天主教會變成有中國特色的天主教,執行的是中國式的宗教信仰及自由。這不但是對普世價值如宗教信仰自由的打擊,更形同為中國模式背書,認同中國可以不按本子辦事,認同中國模式勝利。試想,連歷史最悠久的天主教會也守不住普世價值而向北京折腰,北京當權者怎能不趾高氣揚!
對香港而言協議帶來的威脅更是直接。北京當權者一直強調香港是中國一部份,現時教會雖把香港教區跟內地分開,但未來在中國強權及堅持下大可以把香港併入內地教區,變成同樣富中國特色的天主教會,由北京主導教區包括主人事任命。到時候香港教區要再為香港的民主人權發聲,要說跟當權者不同的意見也不可能。像這樣的協議,這樣的前景怎不令人擔心!

盧峯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