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今年是雙非學童升讀小學「尾班車」,加上龍年效應,整體升讀小一人數達67,900人,較去年多1,700人。不過隨着2013年元旦港府「落閘」停收雙非孕婦,來年升讀小學的人數將相應銳減,初步估算將回落1.2萬人,意味小學有可能再出現剩餘學額。有北區小學校長指區內生源仍然穩定,但估計個別跨境專網如屯門、東涌,收生人數或因此受影響。
校長籲教局勿削教師人手
升讀小學的適齡學童人數今年達高峯,根據教育局統一派位選校手冊,全港36個校網中、超過一半今年需要加派,即增加每班的派位人數到28人至33人不等。受影響的校網分佈在全港多個地區,意味今年入讀該等校網小學的學生,將無法享受25人一班的小班教學。不過隨着雙非「落閘」、扣減龍年效應影響,2019/20學年升讀小學人數將銳減至約5.6萬人。
鳳溪創新小學校長李淑賢表示,北區適齡入讀小一的人口比較穩定,區內亦正在建公屋,未來可能有人口遷移至北區居住,因此估計除個別地點較偏僻的學校,一般北區小學不會面臨收生不足。不過李校長說,個別被安排作跨境生專用校網的地區如東涌、屯門,收生或受到影響,她希望教育局及早預備及應對,並且不應裁減因此出現的過剩教師人手。
■記者周 婷、廖梓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