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輻射未能證增致癌風險

手機輻射未能證增致癌風險

手機輻射對人體是否有害,是醫學界多年未解之迷。美國衞生及公眾部前日公佈兩政府動物實驗,結果未能證實手機輻射增加人類致癌風險。
在兩項實驗中,研究員分別安排共3,000隻老鼠(rats)及小鼠(mice),兩年內每日9小時暴露於不同強度的無線電頻率輻射中,結果6%雄性老鼠心臟附近神經組織出現罕見的「許旺氏細胞瘤」,跟過去曾在重度手機使用者的耳朵附近發現的類似。至於雌性老鼠及兩性的小鼠,則未見受輻射影響。

實驗鼠竟更長壽

研究員比歇爾估計,只有雄鼠才患上腫瘤的原因,是牠們體積較大、吸收輻射量較多。他強調老鼠及小鼠在實驗中吸收的輻射量,遠多於機不離手的用戶(圖),因此研究不能直接套用在人類,他也不會改變使用手機習慣,「證明手機與癌症有關的證據仍然薄弱」。另一矛盾是,暴露在手機輻射中的老鼠竟更長壽,比歇爾解釋輻射或能紓緩發炎和年長老鼠常患的慢性腎病,但現階段未能證實手機能否助人類延年益壽。
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