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防部公佈《核勢態評估》報告前,傳媒引述消息指美國在新政策下,可動用核武反擊網絡攻擊,引起譁然。官員連日作出澄清,但仍未釋除疑慮。
參謀長聯席會議副主席塞爾瓦(Paul Selva)上周表示:「有人說我們降低使用核武門檻,意思是『我們想擁有低當量核武以回應網絡攻擊,因為我們的網絡安全太差勁。』這說法完全不正確。」
動用條件保留曖昧性
至於美國會在哪些「非核武戰略攻擊」中使用核武?國防部稱現時仍維持奧巴馬政府2010年所訂方針,只在「極端情況」用核武。專責核武及導彈防禦政策的副助理國防部長蘇珀(Rob Soofer)舉例表示:「這可以是針對平民及基建、導致傷亡慘重的襲擊;可以是使用非核武攻擊我們的核指揮及控制系統或預警衞星,我們不會說包括網絡攻擊。」
然而,蘇珀承認要為動用核武條件保留一定曖昧性,讓總統「按當時情況作出決定」。國防部政策次長魯德(John Rood)前天被問到會如何回應核電廠受到網絡攻擊時,僅稱「我們會按襲擊發生的情況,評估適當的回應方法」。有評論認為總統特朗普有在Twitter發佈核威脅前科,當局使用核武的準則卻如此含糊不清,令人難以接受。
美國Defense One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