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家境差不是失敗的理由。16歲的小敏(化名)與年輕3歲的弟弟同居寄養家庭,她未有自暴自棄,隨寄養家庭姨姨做義工服務智障人士,自覺即使是受助的人,也可以幫助別人,從此喜愛義工服務。她立志成為優秀社工,目標協助與她一樣家庭背景複雜的人士。
16歲的小敏昨同樣獲獎,她與13歲的弟弟來自破碎家庭,缺乏照顧,她小二時被社工發現,2008年經東華三院轉介到寄養家庭。小敏未有因遭遇自暴自棄,反而在寄養家庭照顧下,跟隨寄養家庭的姨姨做義工,陪智障兒童玩耍,她覺得自己雖是被幫助的人,也可以幫助別人,故一直參與義務工作,現時亦有服務長者。
雖然性格正面,小敏小六前仍對身份自卑,一直與同學避談家事,直至以姨姨為對象,在校刊刊出了一篇〈最尊敬的人〉文章,述及自身經歷,反應正面,從此釋懷。回想過去,她說曾怪責發現其個案的社工多事,令她不能回家,現在才知社工對她幫助甚多,故立志成為熱心社工,憑着自身經驗,協助跟她家庭背景相似的人。
父患癌母失聯 15歲女「靠自己」
另一位得獎者、15歲的羅詠歐現居兒童院舍,其父親於2010年患上耳癌,現於內地治療,生母則失去聯絡,遂由社署署長任其法定監護人。就讀中四的她一直保持積極樂觀,在校內成績名列前茅,熱衷體藝,是學界跨欄冠軍和學界排球冠軍隊成員。她稱與田徑隊和排球隊隊友一同練習,令她體會到團體感情,亦認識了新朋友。她說,居住宿舍的經歷令她更早學懂獨立,「因為每樣嘢都要(靠)自己,因為人哋有嘅嘢你冇,咁你就要更加努力」。
■記者曾偉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