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教避用責罵語氣 多作鼓勵

管教避用責罵語氣 多作鼓勵

【本報訊】患有過度活躍或專注力不足的小朋友,容易被誤解為「好曳或好懶散」,甚至連家長也被評為「唔識教仔」。王氏夫婦的10歲兒子謙仔,確診專注力不足,做事容易分心,日常生活如吃飯、執書包,也容易被外界騷擾及分心。王太認為要給予子女多些耐性,並以包容及開放的心態處理問題,學習親子相處技巧。
謙仔約兩年前、就讀二年級時確診專注力不足,王太表示當時發現兒子,做一些簡單的抄寫功課也有困難,「佢明明坐定定喺度,但15分鐘可做完嘅抄寫,做咗1個鐘都未抄完」。初時曾誤會謙仔變得懶散,其後發現兒子難以講出每天課堂內容,成績也明顯轉差,有時如處於「遊魂」狀態,令她感到擔心。與老師、社工商量後,安排由醫生進行評估,確診有專注力不足問題,需要服藥提升專注力。

學習自我管理技巧

王太稱,早前安排謙仔參與「躍動成長路」課程,學習自我管理技巧,經一段時間的訓練後,兒子情況有改善,自己也學懂正面處理與兒子關係,避免以「唔好再發夢」、「快啲做,唔好理人咁多」等負面用詞或責罵語氣。她又會以正面提示,鼓勵兒子專心、重拾集中力。
她寄語ADHD兒童的家長要正視問題,多給予包容、諒解子女情況,並尋求專業人士協助,避免以負面方法處理,以免損害兒童的自尊心及自我形象,「佢哋(ADHD小朋友)自己都唔想、都需要人幫」。
■記者梁麗兒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