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時常橫風橫雨下工作、孭着30磅工具攀山涉水剪樹修樹,就是為了確保架空天線電流流通,中電(002)修樹隊踏入第18個年頭,現時員工數目約50人。修樹隊代表人物、老中青3人組楊振聲(阿聲)、劉志威(阿威)和李國輝(阿輝)均稱這份工作絕對不易,不但需要強勁體魄,更要化身樹木專家,才能保衞架空天線。
天氣惡劣隨時候命
每逢翻風落雨,就有樹枝吹落或觸碰到架空天線,干擾傳電不在話下,更甚會停電。中電2000年初將外國攀樹、修樹技術引入,而阿聲就是第一代修樹師傅,連同同事阿輝和阿威等已加入修樹隊逾10年,每逢刮風就要候命,掛8號風球時更要回辦公室戒備。阿威說:「以前打風會好開心,可以約朋友玩,𠵱家一打風就要諗幾時預備做嘢。」
修樹隊原名農林護理隊,由於架空天線多在郊外,工作地點人煙稀少,車不能至,而一次因位置太偏遠,車僅能半途停下,無奈鋸下來的樹枝卻要車運走,阿輝只好徒手搬運,每次路程半小時,來回走多次才將全部樹枝搬走。
巧合的是,3人均自小與樹結緣。「我喺大嶼山長大,細細個冇嘢玩,最多咪爬樹捉雀仔」、「我住流浮山,細個會徒手爬田附近啲樹」、「我喺中學參加課外活動攀樹班識咗阿聲,之後輾轉加入修樹隊」,其中阿聲年輕時做過地盤電工,眼見中電請修樹員,想到自幼爬開樹捉雀仔,於是毛遂自薦;阿威則由兼職修樹做起。
慣了徒手爬樹,阿聲訓練初期即「認叻」,快快手爬上去,即遭外籍教練狂罵,籲安全最緊要,方知攀樹修樹原來有一套,漸漸學識了解樹的特性、狀況,評估是否適宜攀爬等,每次修樹前都要到現場評估,儼如樹木專家。
講起教練,阿聲眉飛色舞,形容其技術精湛,用來定位、引繩的「瞄袋」,可以擲中樹丫再反彈到目標位置,「佢好似係美國土著,一個50幾歲、200幾磅嘅肥佬,喺樹間飛嚟飛去,十足泰山咁,我都喺樹中央,不過就撞嚟撞去」。
記者:張浚浩、余曉芸